帆渡大洋 Pacific Sailing (1)

The Beginning!

These are all stories about my Trans-Pacific Ocean sailing 2008, please enjoy :D

发布: 2009-1-15 16:58 | 来源: 《华夏地理》08.05 | 查看: 680次 |

(本文全部图文版权归《华夏地理》杂志社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作者及网址。)

撰文:陈一鸣 摄影:吴俊松 编辑:叶南

进入本月首页 >> 进入本专辑首页,欣赏更多内容 >>

正午12点41分,船活了。这头巨兽正在摇头摆尾,甲板陡然晃了一下,帆船被潮水轻轻托起,众人惊叹一声——尽管盼了4年,可身在现场的感觉仍然奇妙。此前它一直停在沙滩上,大家上上下下,就像进出一座精美华丽然而没有地基的阁楼。

忽然间,人们对船产生了一种生命之间才有的感情——疼爱。李金华吆五喝六,头绪忙乱地跑来跑去;黄剑一手握着缆绳一手举着摄像机,镜头忙不迭地转来转去,助手王杨则咔嚓咔嚓地拍着照片;许路背靠船舱涨红着脸,边做航海日记边唠叨:“若干年后某个外国人也许会说,小时侯曾看到一艘中国古代帆船驶进港口。那时候无论我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都能听得到。”最镇定的人是61岁的船长、台湾人刘宁生,那种镇定简直可以叫做无动于衷……2008年1月28日,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湾,“太平公主号”复原古战船第一次下水试航。

5月,这艘严格按古法复原建造的中国帆船就将扬帆起锚,横渡北太平洋到达美国西海岸;再从旧金山港经夏威夷返回中国,整个过程大致需要一年左右。假如错过了5月,就要等到10月乘风下南洋,横穿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再返回中国。须知,中国沿海在古代一直是单纯依靠风力远洋航行,而一年只有这么两场好风。

“当然希望5月起航。”刘宁生说,“现在船造完了,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不过还有很多琐事要办……只能尽力了。”

假如不是为了捕鱼或逃难,谁会去干“以小舟涉鲸波”这样的事?答案显然是探险家。但刘宁生最忌讳别人称他是探险家,你一提这个话茬,他就赶紧说,我可不是要创探险纪录,纪录早就被挪威人海尔达尔创完了,人家曾乘木筏横渡太平洋,从南美洲西海岸漂到了波利尼西亚。再说,只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海洋并不比马路、厨房和浴室危险。追问动机,刘宁生郑重其事地说,探索海洋文化,引领中国人重新亲近海洋。

关键问题是,一艘长度不到16米的古式帆船,真的能横渡大洋吗?遇到台风怎么办?遇到巨浪怎么办?船体损坏怎么办?无论你怎么问,刘宁生的回答总是很断然:没问题,不会的。当然,前提是顺应大自然。

刘宁生的年轻伙伴们也都坚信此行无虞:“老刘说行,肯定就行”。这几位30多岁,个性开朗的船员都不是循规蹈矩者,他们之间的话题总是绕着雪山大海沙漠草原转悠。李金华自豪地声称,“我们这些人都有病”。虽然“有病”,但他们绝非不知深浅的楞头青——中国造船史学者许路曾连续半年住在船上记录帆船的操作和大修,纪录片制作人黄剑曾跟船拍摄帆船远航东南亚,李金华曾驾帆船到过西沙群岛。他们之所以相信刘宁生,是因为他的“病”最重。我第一次见到老刘时,和他聊起个性与命运的关系,他的阐述是如此感性:“秋天树叶儿干了,风吹过来树叶打在一起,铃铛一样哗啦哗啦地响,你真的会被打动,忍不住站下来听一会儿,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刘宁生的说话方式很难用于商业谈判。面对任何问题他都不生气不着急,回答总是漫长而精彩,然而,很少能与问题对得上茬儿。

1947年,刘宁生出生于台湾基隆,父亲刘其伟是台湾著名画家、人类学家,对孩子他从不言教,只是一年到头坐在板凳上写写画画。刘宁生自幼不爱读书,贪玩到专业程度,尤其喜欢到海边游泳、潜水、冲浪。年轻时刘宁生赶时髦,把长发烫成了大波浪,父亲什么都没说。直到有一天他理了个平头,父亲才说这多清爽。“有这样的开明父亲,幸运得不可思议。他什么都不说,可是看到他你会很惭愧。”刘宁生说。

美专毕业之后,刘宁生娶妻生女,打理着小本经营的工艺品进出口生意。一来二去,不惑之年快到了。那几年他常去菲律宾收集盆景植物,放着宾馆不住,跑到海边,找四根树枝支顶蚊帐,躺在海滩上看星星,一边陶醉一边焦虑,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吗?虽说也曾深入巴布亚新几内亚原始部落考察,但那是为了陪同八旬老父,自己的成绩何在?睁眼看夜空就像看着岁月的深渊,闭眼听海浪就像听着死神的催促,刘宁生躲避不了焦虑和失落的侵袭。

接下来妻子带着女儿移民美国了。43岁那年,恢复自由之身的刘宁生打定主意,放弃一切去航海。1992 年他驾驶西式帆船“福龙号”横渡太平洋;从1998 年底起,花了近两年半时间,又以“跨世纪号”西式帆船完成环球航行。

这两项举动虽非世界纪录,却都是华人第一。

刘宁生不谈纪录只谈文化,他敬重的航海家是库克船长而不是哥伦布,因为前者有理想,爱大海,而后者追求的是黄金。这应该不是唱高调玩悬念,相反,他对自己的描述有时甚至过分谦虚,这也许只是为了给世俗中人一个易懂的答案吧,比如,“同学一开抽屉,里面全是房产地契。我赚不了,就去航海了”。

于是,关于驾中国古式帆船航行的缘起,仍不免要说到文化上去。

在台北县野柳读高中时,刘宁生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造船作坊,他总是停下来看木匠锯木头、刨木头,“木屑的香味飘过来,深吸一口气,好美!当时我就想,驾着这样的帆船出海该多好啊!”从那时起,刘宁生就对中国帆船萌生了朦胧的爱意。

环航之前,为了购买“跨世纪号”,刘宁生曾在夏威夷住了4个月,看到了夏威夷土著居民的传统双体海船Hokulea的复原船。这种船的制造和驾驶技术都失传已久,1976年,夏威夷土著居民设法将其复原,在没有六分仪、海图、罗盘的情况下,完全靠天体导航,看海水颜色、温度,从夏威夷航行到了塔西提、新西兰,后来又逆风逆流到了复活节岛。Hokulea之后,夏威夷双体船复兴了。不过当时刘宁生心思全在买船上,对此有所感慨,却没想到复原中国帆船。

1998年12月24日,“跨世纪号”环航起锚。

环球一周的过程里,刘宁生少年时代的中国帆船之梦被激荡了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1999年1月,经过新加坡时刘宁生遇到了一位法国年轻人,他驾驶的是一艘在越南制造的中国帆船,准备在2000年航行到法国。那艘船的船型是中国式的,结构是西式的,窗舱里很宽敞。刘宁生看着凸鼻深目的船主,看着那艘古色古香的中国船,不由得心头一热。

第二次,“跨世纪号”到了埃及。在亚历山大港,刘宁生看到一艘传统的古阿拉伯帆船,船员的服装都是传统样式的。“反观我们华人世界,说相声的、外国人才穿中国衣服。”刘宁生说,邂逅阿拉伯帆船之后,他开始切实琢磨,能否用中国自己的帆船航海。

第三次,“跨世纪号”开到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在那里他又看到了一艘中国帆船。远远望去,那艘船黑漆闪亮,船舷上还写着三个大大的汉字“天后号”。之后刘宁生才了解到,船主是位名叫安德鲁的美国人,那艘船也不是木帆船,而是钢板制造的。

三次刺激下来,回想到夏威夷双体海船的复兴以及郑和精神的失落,刘宁生的目标清晰了,下一次航海,要用中国古代帆船。

刘宁生环航时,福建的几个小伙子同样也在做着航海之梦,他们之间素昧平生,并无交道。

年轻的造船史学者许路,由痴迷于帆船想到了帆船航海。2002年,他开始沿福建海岸自费考察,目标很明确,就是看看现在福建民间还有多少艘旧式帆船,还有多少懂得制造帆船的师傅。2003年前后,刘宁生试图推动台湾当局重新制定与运动休闲帆船相关的海洋法律,会开了无数,全都没有下文。心灰意冷之下应邀来厦门演讲,发出邀请的人是致力于休闲帆船普及事业的福建青年李金华。就这样几个人走到了一起,2004年初,刘宁生、许路、黄剑、王杨、李金华一拍即合。

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复原建造一艘中国古代帆船横渡大洋。问题是具体的,哪个年代的帆船?什么样的帆船?多大的尺寸?能否找到详细的工料记载?还有没有会用传统方法造船的师傅?造船及航行的钱从哪里来?这些全是未知数。

几个人具体分工,从头做起。许路继续重复他的海岸行,不过这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2004年6月的一个黄昏,在云霄内湾,许路看到了返港的渔船金华兴号。“那也许是中国最后一艘纯粹的传统大帆船了,现在的帆船,至少也是装了200匹马力引擎的机帆船。”许路说,那一刻他眼睛一亮,心都快跳出来了。

金华兴号全长27米,船龄连船长汤裕权都说不清楚。刘宁生和许路从船体主要部件的腐朽状况判断,金华兴号船龄至少有80 ~ 100年,在相当大程度上保留着中国古帆船的制造技术,比如,连滑轮和绞车都是纯木制作的。

这艘船被刘宁生、许路等人从里到外研究了不止一遍,但他们心目中的古帆船显然不是渔船,而是朝廷官船“册封舟”。中国古代帆船种类庞杂,古籍中记载最多的就是“册封舟”。

从明初到清朝的300多年里,朝廷派出的使节从北京出发,在沿海港口乘“册封舟”往返琉球,见诸记载达20多次。已故上海交大科学史教授、中国船史研究会前会长辛元欧也支持复原“册封舟”,他认为,把“册封舟”研究透了,中国古代造船史就研究透了。

明代“册封舟”无图可寻,清朝的“册封舟”图样可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冠倬所著的《中国古船图谱》一书中查到。不过“册封舟”的技术资料付之厥如,刘宁生和许路能够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明朝嘉靖年间南京官船厂工部营缮司主事沈子由所著的《南船记》,但书里记录的都是江船图形以及相当于施工预算的工料单,没有用于远洋航行的“册封舟”的具体数据。

2006年1月,许路和王杨画出了形似枣核的“册封舟”图样,多方商议之后刘宁生拍板认可。

但手头资料不足,复原进展艰难。好在寻找“册封舟”资料的同时,刘宁生、许路也在寻找其他古籍。2006年初,老刘在台湾找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钦定福建外海战船则例》残本,只有前半本。无巧不成书,许路在南京大学图书馆也找到了这本书的残本,只有后半本。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三种福建外海战船的工料单,分别是“赶缯船”、“哨船”、“双篷船”。其中“赶缯船”有17种,最大的一种也只有25米长。不过当时刘宁生已经做好了最小的“册封舟”——30米长的古帆船的预算,虽然大家对小号战船的复原可行性更加有把握,但谁也不好轻易开口颠覆老刘倾心已久的“册封舟”计划。

30米长的“册封舟”,仅造船费就需要200万元人民币,加上航海费用还要更多,负责募集资金的刘宁生举步维艰,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2006年9月,几个人在厦门大学海滨租了一处三间卧室的公寓房,吃住都在一起,整天研究,整天犯愁,“基地”被悲观情绪笼罩着。许路和黄剑私下商量,老前辈都能把舢板摇到新加坡,咱们就不能造个小点的帆船吗?如果造条15米长的帆船,几十万元就够了……

有一天,老刘突然说,其实小帆船也一样能够越洋。

许路快乐地说,解码古籍记录的模型都制出来了,15米的“赶缯船”。

老刘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船上不装机器,船体不贴任何商业标志!

接下来就简单了,许路把三种“赶缯船”的工料单分门别类——船体结构、推进系统(桅杆、帆)、定向系统(舵、船头橹)、靠泊系统(锚)、船体装饰——解读成白话文,分别交到了6位能够制造木帆船的老师傅手上。这6位老师傅,是他在福建沿海往复上万公里寻找到的仅有的12位老师傅中的佼佼者。6个人交回了4张图,其中画得最精细的是晋江市深沪镇的老师傅陈芳财,不过谁也也不敢断言,陈师傅的船图与真实的“赶缯船”完全吻合。

刚好,2006年11月,许路又从境外图书馆找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出版的《闽省水师各标镇协营战哨船只图说》,“赶缯船”的图形也有了。

德意志博物馆一位叫乔布斯特的研究人员感其诚恳,提供了一幅书中的赶缯船插图——船头开口,便于下碇及瞭望;船楼在后,靠近船尾;炮孔前二后一……这与许路发现的民间手抄本中“赶缯船”的图形基本一致,与柏林民族博物馆藏的一幅17世纪鹿皮纸画上的福船也一致。

诸多证据显示,陈师傅画的就是一艘如假包换的“赶缯船”。回忆起与刘宁生打交道的这几年,陈芳财小心翼翼地压制着某种不愉快:“他们从南京和台湾找来那本书,我看了好几遍才懂了四成。2006年10月,我又找了几个老师傅一起研究,也才懂了不到八成。”

2007年元旦,刘宁生、许路等5个人,带着造船合同来到陈芳财家。陈芳财的描述是这样的:“上午7点半到我家,吃完午饭还不走。下午他们问我为什么不接这单活儿?我说:‘假如我造错了,在晋江没关系,错到美国怎么办?一个人卖掉中国,可以吗?!’他们又给我看了一盘录像带,讲的是他们3年里找造船师傅的经历。晚上7点多他们还不走,我实在不忍心了,就签了这条15.6米帆船的合同。”

签约时,陈芳财制作的一米长的“赶缯船”模型正在上龙骨,在场的每个人都在龙骨上敲了钉子以示庆贺。60岁的陈师傅也很感慨,已经三四十年没造木帆船了,还以为自己的手艺早就废了,没想到还有今天。

黄道吉日选定了。开工日凌晨4点,陈芳财拿着斧头,神情肃穆地绕着龙骨转圈,口中念念有词:“得财得利得天时,顺风顺水顺人意……”

造船地点离陈家不远,就在海边,师傅们搭好木架子,建了一堵防风墙,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

纪录片制作人黄剑很喜欢造船工地的情调,“一只鸡走过来,一只狗走过来,古船的胚胎肯定就是这样的,是乡土味而不是工厂味”。

陈师傅带着5个人,从福建各个木材厂找来木料做齐上万块部件,60%是硬木,其余是轻韧木——杉木,还有一些进口木料。

龙骨是一种名为“希腊”的木料,樟木做肋骨、隔舱板、舵……杉木主要用来制作船与海水的接触部分,比如甲板、舷板、舱房。桅杆所需柔韧度较高,用的也是杉木。

造船的程序,先铺龙骨后肋骨,然后是水底板、边舷板、甲板、桅杆、舵……这套程序,小学毕业后就在造船厂当过木匠、画过图的陈师傅轻车熟路。欧洲古代造船,要对材料进行很多加工合成,每个材料都像“标准件”。而陈师傅造船就像做根雕,尽量利用材料本身的形状,尽量减少加工与合成。

船体木板之间需要“缝”,这是防止漏水的最重要工序,方法是把生桐油加热到200摄氏度左右,掺杂海蛎壳烧制的石灰,用旧鱼网的麻线把缝隙堵住。

造船过程中,有几件事让陈师傅耿耿于怀,乃至交了船之后还说:“我造完了船也没全弄懂!”比如,他用螺栓连接龙骨和底扳,螺栓都已经上好了,可刘宁生和许路非要换成方钉,也就是把四棱的长铁钉打弯,用来勾住龙骨和地板。陈师傅想用钢筋混凝土做成10吨压舱物,这样的压舱物遇风浪不会乱动,还可以增加船底的防漏性能。可刘宁生和许路非要用石头做压舱物。

“我敢担保这艘船可以横渡台湾海峡,可以去钓鱼岛赶马面豚汛,至于横渡太平洋……我不知道,我不保证,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陈师傅说,麻烦事太多了,开始造船时他的体重是178斤,现在是147斤。

刘宁生说:“既然要复原,就不能仅仅装装样子。陈师傅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我做过环航,心里有谱,这艘船肯定行。”

就这样,造船的说自己造的是危险品,订船的人说这船就是好,双方争执不下乃至红了脸。陈师傅担心的不仅仅是上述问题,他还提出了书面警告:舵有安全隐患。现代帆船的舵都用“嘴扣”封住,操作轻便,不会移位;而太平公主号的舵是古式摇摆舵,用两条绕过船腹的绳子(勒肚)固定在船尾中部,绳索一旦在航行中断掉,操作将非常困难。

对陈师傅的呼吁,刘宁生表示感谢并说明:“不幸会发生在任何时间,谁都不是旁观者。”

刘宁生指着下巴右侧的一道伤痕说,自己22岁就懂得这个道理,那年他骑摩托车撞到了铁闸门上,右下唇当时就豁开了,再差3厘米右眼就没了。“所以我不会蛮干,而是了解自然,尊重规律之后才去做。”他说。

船造好了,伙伴们雇人在通向大海的斜坡上摆好涂着桐油的原木,帆船静悄悄地滑到了水中。涨潮时孤独地漂在水中央,落潮时孤独地坐在沙滩上。当地人看门道,一看太平公主号的船眼向前看,就知道这不是渔船——渔船的船眼是下面的。可他们都说这艘帆船太方了,像个鞋盒子,对其速度深表怀疑。外来人看热闹,船体黑白红三色,前中后三根桅杆驾着三面帆,外白内红的炮窗,看起来很酷。

1月27日晚,深沪镇北风呼啸,海边飞沙走石,海水如白雪翻腾。刘宁生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沙滩跋涉到太平公主号身边:明天就要试航了,这一晚他要住在船上。

跟着刘宁生爬上了甲板,船上漆黑一片,只有木头味和海水味是清晰的,桅杆像一束烟柱,向天顶飘去。黑暗中老刘告诉我,太平公主号宽4.5米,跟现代船比起来确实太方了,就连中国最后一艘木帆船“金华兴号”都已明显受到现代船形影响,尾部浑圆,船头尖翘。所以太平公主号速度不容乐观,也就是4、5节吧。

而现代西式帆船,最快速度可达20节。

“我们本意就是复原古帆船,而不是追求速度,可以说,太平公主号的复原率达到了90%以上。”借着手电的微光,老刘走到船舱旁,“古代的船绳是麻绳、棕绳、竹绳,还有女人头发编的绳子,这都找不到了,我们用现代的绳子。另外古代的帆形是方的,我们的帆有点像刀形。古代的帆布有白棉布,还有蔑帆,这些也找不到了,现在我们用的是机织白布,在薯榔浆里泡过,这样帆就变成了绛红色,防晒防水。”

除了船体本身的细节部分没有完全复原以外,卫星电话、瓦斯炉、发电机显然不是古代物件,老刘对此并不否认,他还补充道,我们这些人也不是古代的。

风吹得人浑身缩起来,干站着也会觉得浑身的肌肉都在劳作。老刘爬进了面积仅有一张单人床大小,高度仅能容人坐起身来的一间船舱里,裹着睡袋道了声晚安。但愿明天风不大也不小,浪不高也不低,老天保佑吧,让这位肩负着和平交流使命的优雅战船有一个卓越的处女航,就像她的名字——“太平公主”。

拂晓,多云无风,树叶纹丝不动,天公作美。夜宿船上的老刘早就穿戴整齐,许路、黄剑、王杨、李金华,还有几位有木帆船驾驶经验的当地老人陆续走过沙滩爬到船上。

这天是农历二十一,下午4点多满潮。1月28日上午11点1刻,浅浅的台湾海峡里泛起的浪花撩到了船体,处女航前船与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天体在引潮,人们在做最后的准备。70多岁的陈代雄蹲在尾舵上方,用斧头修着挡板的槽口。60多岁的陈成加赤着脚在中帆的帆搭上跳来跳去,整理缭绳。60多岁的杨象比比划划,用闽南话跟老刘商量着什么……会操作木帆船的只有这些老人了,而且他们也至少有20年没见过传统的木帆船了。

11点半,后帆升起,海水渐渐漫上来,很快就淹没了沙滩,淹没了我们的脚印。

正午12点41分,阳光从云缝中刺下来,把桅杆照得像一根亮晶晶的盐柱。甲板难以察觉地晃了一下,帆船被潮水轻轻托起,众人惊叹一声:船活了!它的动作缓慢而沉着。老刘满意地在甲板上转了个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6位壮汉来到绞车旁,喊着号子升起了中帆,海鸥飞鸣而来助兴。绛红色的帆升起来了,就像一块生锈的铁皮正在被拉直。

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许路带着年轻的伙伴们点燃香火,合掌许愿。这一刻终于来了,下午1点50分,起锚! 10个男人拔河一样,喊着号子拉起锚绳。在一艘机动船的拖曳下,“太平公主”驶过暗礁,扬帆入海。

海上风浪刚好适合试航,放眼望去,一片蔚蓝,脚下起伏不大。站在船尾的陈代雄稳重得像个阴谋家,开始他一直盯着海面,等他抬起头来下令升满中帆,大家都明白,暗礁已经过去了。帆升满了,船速明显加快,稍稍有种过山车的感觉。陈代雄开始试舵,往右推时无法满舵。刘宁生没有沉浸在任何一项工作中,但所有工作都要插手试试,比任何人都忙,掌舵这样的大事岂能不管?他赶紧登上船尾仔细观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舵右转不灵,大概是勒肚索太紧了,不过老刘欣慰地说:“比我想象得好操作。”不仅如此,“航行性能也比我想象得好!预计航速是4到5节,实际上是6到7节,抗浪性能也不错。”

只是前帆和中帆都长了点,升满了之后两面帆会打架。木制绞车、绞棒有点发涩,需要上蜡。一个多小时,问题基本摸清楚了,天也下起毛毛雨来,返航,太平公主号处女航圆满结束。

回到“基地”,太平公主号迅速解决了试航中发现的问题——前帆裁掉半米,中帆裁掉将近一米,重新绑帆。升帆系统、滑轮、绞车都重新加固了,换掉了所有木制杠杆。不用说,舵也调整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最重要的举措,是把“金华兴号”船长汤裕权请到了船上。此前汤家已把“金华兴号”卖到了珠海,汤裕权尝试着开始陆地生活,结果憋得半死,听说有机会扬帆渡洋,二话不说就兴冲冲入伙了。

这似乎说明,面对中国古式帆船,老刘确实如他自己所言——尊重规律,不能蛮干。太平公主号能够航行,需要船员8 ~ 12人,全都没有操作经验怎么行呢?汤裕权虽然没有横渡太平洋或环球航海的经历,但却有着20年的木帆船经验。

晋江深沪湾,太平公主号诞生地,就是过去汤家世代过着讨海生活的地方。附近的海边有座香火缭绕的神龛,龛里龛外全是阴森森的白骨。当地渔民告诉我,不论是鱼骨还是人骨,任何骨头都不能留在船上,带回陆地也不能乱扔,一定要放到这里烧香祭拜。他们说,因为我们是讨海的。

刘宁生们梦想的海洋生活显然要比这样的画面浪漫许多。“麻烦都在岸上,不在海里。”老刘说,他最渴望的生活就是整天在海上漂着,不需要手表,不用接电话,可以仰面发呆,在距地表3000米高处游泳。大海深处有会跳草裙舞的姑娘,还有浑身黏液、腥得要命、动辄飞到船上、撞到手里的银色飞鱼……

这是一群属于海洋的中国人。循着中国古代航海者的轨迹,驾驭着古代帆船,他们也许将重新找回这个古老文明驰骋海上的蓝色梦想。

TAG: 历史专辑 文化专辑 亚洲专辑 中国帆 中国专辑

(1) 橫渡太平洋 太平公主號將揚帆

中國時報 / 2008/06/04

仿明代戰艦帆船建造的「太平公主號」,將於六月七日從香港出發,十一日來到橫渡太平洋壯舉的起點─台灣基隆港,海洋尋夢人─老船長劉寧生,再度向廣袤渺茫的太平洋撒下了捕夢網。該船將於十五日從基隆港啟航,挑戰全球首次駕駛無動力中國帆船往返美洲的世界紀錄。

已故台灣知名藝術家劉其偉的二兒子、六十歲的劉寧生,流著與父親相同的開創與冒險血液,他於二○○一年成為全球首位駕駛無動力帆船環球航行的華人,如今他將成為明代戰艦「太平公主號」的掌舵人,完成宣揚中華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和平任務。劉寧生說:「這是我為船命名為『太平公主號』的主因。」無動力帆船新紀錄 十五日啟航「太平公主號」將於十五日從基隆港啟航橫渡太平洋,航向美國舊金山,途經日本那霸琉球群島、橫濱、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西雅圖等地,預計今年底開始返航,途經夏威夷、威克島。

如果順風航行,估計明年三月或四月,「太平公主號」將返抵台灣,全程歷時約十一個月,航程一萬八千海浬,全球首次駕駛無動力中國帆船往返美洲的世界紀錄也將誕生,為明朝三保太監鄭和率領艦隊比哥倫布早了四百年發現美洲大陸的考古爭議,提供佐證。

六年來,劉寧生為實踐讓西方人看見中國帆船悠久的歷史與先人智慧結晶的夢想,他尋回了失落已久的中國帆船資料、失傳的造船工藝,並接受香港海事博物館與英國海事博物館學者如放大鏡的檢驗,獲得國內外研究機構的讚揚。

福建晉江因建造「太平公主號」而尋回了古代防水塞絮填灰技術,成功的為晉江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公主號」建成後,參與了一連串的航海測試和實驗性的路線探索之旅,依照古人航海風帆動力鼓浪前進。

台灣船長劉寧生掌舵 一圓夢想今年四月,「太平公主號」從廈門到香港的處女首航,憑藉著先人航海技術,與海峽兩岸航海人共同的天后女神─媽祖的庇護,順利通過了今年第一號颱風的嚴苛考驗。劉寧生說:「面對大自然的發怒,人的冷靜自持與『太平公主號』所展現先人的智慧,帶領我們度過重重險阻。」劉寧生指出,從建造地泉州晉江深滬港,整修地廈門五緣彎,到首次試航終點站香港,「太平公主號」所到之處,都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航海人的激情,與中國帆船的卓越性能,「至此我相信,『太平公主號』橫渡太平洋的美夢即將要成真。」老船長劉寧生說。

(2) 古船再踏海上絲路 仿明代設計 古船訪香江

(明報) 2008年04月 19日 星期六 05:05AM

看古裝片或者紀錄片,對於古代船隻總有一個印象﹕偉大、華麗、金雕玉砌,說到戰船,更添一份威儀。但眼前的仿古帆船「太平公主號」,跟想像中那一艘,相去似有一段距離,但它背後

的追尋歷史真相的堅持,比起電視或者電影的粗製濫造,實在偉大得多。

目前停泊在赤柱 卜公碼頭的「太平公主號」,是仿照明末清初的福建戰船製成,它以香港為首站,計劃在未來一年環繞北太平洋一圈共1.4萬海里,重踏公元8世紀的海上絲路。

「太平公主號」是「趕繒船」的複製品。「趕繒船」為福船的一種, 由一班經驗豐富的福建省造船工匠,嚴謹採用600多年前的傳統造船工藝製作,材料全部取自天然,外形仿照一艘明末清初(14至17世紀)的外海戰船。

船長是來自台灣 的劉寧生。年約六十,頭髮灰白的劉寧生,是台灣帆船協會理事長,自言是「大海的孩子」。1998至2001年間,他曾以多人操作的雙桅帆船向西航行,環繞地球一周。

劉說,仿製古船一直是他的夢想,「航海事業在唐宋時期十分興盛,一直處於世界的領導位置,發展至明朝,開始由盛轉衰,無論歷史有多輝煌,歷史少有文獻記錄製船技術。」4年前,他認識同樣醉心航海業的李金華、趙秀英及許路等人,於是出錢又出力,到國內外進行多次實地考察、資料研究,並找來10多名懂製古船的工匠用一年時間造船,最後得以夢想成真。

工匠依據宋元時代福建技術造船時,才發現千百年來的造船智慧結晶,原來是由師徒口耳相傳,外人難以得知,劉寧生說﹕「我們用拍片形式,展現師傅的製船方法,師傅來自福州、泉州及漳州三地,當我問他們如何製作時,他們則說無可奉告。這種不傳外人的傳統,阻礙智慧傳承。」他坦言,工匠的忌諱,成了他的遺憾。

「太平公主號」本為戰船,但船身的炮眼封上,劉寧生表示,船上沒有武器,希望人們能反思戰爭的意義,該船經過一系列航行測試及遠航實驗後,首次由廈門到港,以本港為首站,展開一年的海上絲路之旅。有興趣一睹仿古船的市民,可於今天起至30日到香港赤柱卜公碼頭參觀。

(3) 帆船愛好者建古帆船欲証明中國人曾航行美洲

2008-03-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三月十二日電(記者 陳悅)五位堅信古代中國人曾遠航美洲的閩台等地帆船愛好者正在廈門複原一艘明末清初的古戰船,並將于近日內進行試航。他們向記者表示,將力爭于今年駕駛古帆船遠航美洲,以証明中國古代帆船可以到達美洲。

將在這艘古帆船上擔任船長的劉寧生祖籍廣東,出生于台灣,他向記者表示,自己曾有過橫渡太平洋和環繞世界的航行經歷,不過那都是駕駛西洋動力帆船,此次駕駛無輔助動力的中國古帆船遠航,既是挑戰,也是為了再現先人輝煌的航海史。他介紹說,另外四位發起人中,三位來自福建,一位來自北方。

劉寧生對記者說,他們複原的古帆船是明末清初的外海戰船──太平公主號,船長十六米,寬四點五米,吃水兩米,排水約為三十噸。

他們結合複原封舟過程的史料搜集、民間調查、定型建造、航行考察,採用六百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造船工藝和天然材料,組織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的老工匠進行複原建造。目前該帆船已基本完成,正在為遠航進行加固的工作。預期會在船完成整修後,于三月中旬進行試航。

劉寧生稱,他們准備于今年內從中國起航,航行至美洲後再返回中國。通過再現中國帆船在世界歷史上的最後輝煌一幕,以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和反響,從而對中國的歷史和歷史遺產有個較公正的評價和認識。

劉寧生還表示,為了保証遠航順利,他們正在向民眾征集遠航的船員。屆時將對報名者進行培訓和選拔,甄選出五位固定航員和他們一起進行航行,目前這個選拔計劃正在進行中。(完)

(4) 福建復古戰船今起試航香港

明報即時新聞 2008年4月13日

停泊在廈門五緣灣裏的福建復原古戰船「太平公主號」今早揚帆啟航,試航香港。

「太平公主號」船長劉寧生介紹說,3月完工的「太平公主號」計劃用4天時間從廈門試航至深圳,然後再從深圳進入香港,整個往返航程共600海浬。

他表示,試航香港將是「太平公主號」建成後第一次長時間遠距離試航,如果試航成功,則將證實「太平公主號」具備橫渡太平洋的能力。

「太平公主號」由杉木、樟木建成,船長15.76米,船身最寬處4.5米,通過史料蒐集、民間調查,組織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的老工匠,採用600年前的造船工藝,按照明末清初的戰船樣式復原建造而成。

劉寧生說,「太平公主號」進入香港後,將面向全球招募熱愛航海、富有冒險精神的固定航員,最終確定4人參與「太平公主號」遠航美洲的探險活動。

「太平公主號」停泊香港期間,還將和香港海事博物館聯合舉辦中國帆船特展,進行一系列推廣和普及中國古帆船文化的活動。

(5) 福建古戰船試航香港

2008-4-14 【大公報訊】

據新華社廈門十三日消息:停泊在廈門五緣灣裡的福建復原古戰船「太平公主號」十三日上午揚帆啟航,試航香港,為它將來的橫跨太平洋到美洲遠航做實戰準備。

「太平公主號」船長劉寧生介紹說,三月份完工的「太平公主號」計劃用四天的時間從廈門試航至深圳,然後再從深圳進入香港,整個往返航程共六百海里。

他表示,試航香港將是「太平公主號」建成後的第一次長時間遠距離試航,如果試航成功,則將證實「太平公主號」具備橫渡太平洋的能力。

「太平公主號」由杉木、樟木建成,船長十五點七六米,船身最寬處四點五米,通過史料蒐集、民間調查,組織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的老工匠,採用六百年前的造船工藝,按照明末清初的戰船樣式復原建造而成。

劉寧生說,「太平公主號」進入香港後,將面向全球招募熱愛航海、富有冒險精神的固定航員,最終確定四人參與「太平公主號」遠航美洲的探險活動。

「太平公主號」停泊香港期間,還將和香港海事博物館聯合舉辦中國帆船特展,進行一系列推廣和普及中國古帆船文化的活動。

(6) 航海家重建明代古戰船欲橫渡太平洋

引述 2008-06-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4日電 中國明代古戰船將在鄭和下西洋之後的六百年後,重新躍上世界舞台,並遠征美洲大陸。航海家劉寧生花了一年的時間,在福建晉江依循古法打造了一艘中國明代複原戰船“太平公主號”,即將在15日從台灣啟航,橫渡太平洋預定年底抵達美國舊金山。

據台灣聯合晚報報道,劉寧生是知名畫家劉其偉的兒子,他在40歲那年放棄了事業與家庭,一頭栽進航海的世界,在2001年成為首位駕駛無動力帆船環球航行的華人。

他曾表示,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是激起他航海夢的原因;他感嘆,“初中時還看到有師傅在造中國木船,現在大概只有福建還有人會做了”。讓中國古帆船再度揚威四海是他這輩子的願望。

劉寧生在圖書館搜尋中國古代船舶資料,找到了一本清代“欽定閩省戰船則例”,里面記載了明末清初戰船的工藝技術,“就像是工料單,但完全沒有藍圖、比例圖”,他認為清朝的記載應該具很高的可信度,于是到福建去找造船的老師傅,先做模型,再將模型放大成十五倍的實體戰船。

太平公主號屬古代的“趕繒船”,超過九成以上運用天然材料、遵照古法制造。劉寧生表示,除了外貌、工法遵照古法,在航行的過程中也完全不使用現代化的動力引擎,完全利用風力,“跟祖先用同樣的智慧、工具在海上航行”。操作古帆船和現代帆船的最大差別在于人力的需求,同樣的規模,如果是現代帆船,只要一個人就能搞定,但是太平公主號至少要八個人才能操作。

太平公主號15日從台灣出發,目的地是舊金山,途中會經過日本琉球、橫濱,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西雅圖。預計年底前會離開舊金山,循南太平洋回到台灣,如果順風航行,估計最快明年3月可返台灣。劉寧生指出,從台灣到日本航程中遇風暴機會較大,到北太平洋則會比較平順。

太平公主號目前正在征求體驗航員。

Captain Nelson Liu & Princess Taiping at Stanley, Hong Kong.

(7) 設計用料 專家考究

(明報) 04月 19日 星期六 05:05AM

【明報專訊】「太平公主號」總長15.8米,寬4.45米,船桅高15.6米,排水量達25噸,用來支撐船身的「龍骨」則長11.44米。為呈現最逼真的古船外貌及保存復古精神,船是根據明代福建造戰船的設計

藍圖、圖像紀錄、史料,以及清代工料單製作,材料及製造技術皆經過考古部門考究及認可。

螺栓、螺帽、螺絲釘及聚酯等現代物料,在古船上都沒有用上。木料方面,劉寧生表示以輕巧有彈性為佳,他說︰「甲板以杉木製造,因杉木輕巧有彈性,木與木之間的空隙會以麻或竹絲填補,然後用油灰再槌上萬次,以防止漏水。」

船絞則用相思木製作,因木身較堅韌。帆布則以植物染製成,劉寧生說︰「帆布經常被風吹雨打,容易破損,一定要以薯榔作植物染,令布質添上防腐防菌效果。」原來,工作人員會先打碎薯榔根球,壓出汁液,再把帆布染製13次才算完成工序。

(8) Sailing Yacht Princess Taiping Trans-Pacific Ocean route

The Princess Taiping Expedition plans to start sailing from Fujian of China in April 2008 to Hong Kong, and then sail to Taiwan, Japan, and then cross the Pacific Ocean, heading to Vancouver at North America to complete her TRANS PACIFIC OCEAN objective. After that, she will sail down along the coast of North America to Seattle, San Francisco, and then heading back home via Hawaii, Wake Island, Saipan island, Taiwa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by around April or May 2009.

The whole trip is by sail propulsion, following with Trade wind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

(9) 報名出發 , 出大海, 過大洋

After reading some of the newspapers and the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web site, I know more about the S/Y Princess Taiping and know that she will sail to Hong Kong for a visit. I was excited and very eager to visit this junk replica... and of course to know and meet her skipper Mr Nelson Liu, the famous Taiwanese sailor, who had done a circum-navigation with some Taiwanese years before.

I joined the exhibition in the HK Maritime Museum and attended the speech from the skipper, knowing more about the whole story of the boat, but unluckily, I could not get onboard the boat to feel how she is....

From the web that I know the junk is recruiting crew for experiencing the sailing of this junk, I then wrote a email to the TMax company of Taiwan (the sponsor) of this activity to enquire about the informaiton, but... the email was never return...

Then I get connected with Captain Nelson Liu via HK Maritime Museum, I expressed my wish to be a crew member of the boat , and some days later, Captain Nelson Liu called me and asked me to visit the boat..... I was very very excited...

That was mid April 2008, I went to the boat and meet with the Captain, we talked for a while and I walked through the boat, asking some questions about boat structure and so on, to prove she is seaworthy, at least in my knowledge... then I asked the Captain how long does the trip take... he said around 1 year...... WOW........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5-12 08:42

来源: 中国海洋报 【 字体: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 2008-10-31

2008年10月9日,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不久,从美国旧金山传来一个喜讯:一艘船长仅16米、3桅风帆的中华传统木帆船,由台湾、香港和大陆人士共同操作,从中国东岸驾帆航行,安全到达美国西岸的旧金山港。这就是没有任何推进动力机械的仿古帆船“太平公主”号。她以古典亮丽的风采出现在美国和中国公众面前,为人们带来震惊和激动;她为中美人民之间海洋文明交流,送上了一个鲜活的实体平台。

“太平公主”号船长约16米,宽约4.5米,型深约3米,吃水2米,主桅杆高16米,排水量约25吨,可容载船员12名,用不锈钢水柜储淡水达3.5吨,可供自持4个月用水。配3桅3帆,没有推进机械动力,但为确保安全,加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卫星导航、卫星通讯等现代化电子设备。此次实航配7名船员操作。“太平公主”号是复原仿造的古船,在我国明代航海帆船中算是小型海船,在中国帆船四大名船中属适合于远海航行的福船系列中一种优秀船型。

2003年,台湾著名帆船航海家刘宁生在20世纪几次驾西洋帆船成功环球航海之后,殷切期望用中华传统帆船来完成环球航海,向世人重现中国悠久灿烂的帆船航海历史。他带着这个期望专门来到大陆寻访,很快就结识了福建、北京的几位中华海洋文化的爱好者。他们理念一致,行动协调,在福建沿海岸去了10余家木帆船造船世家及作坊进行调研,最后选定漳州市深沪镇陈芳财大木师来主持造船,并选定了一款明代三桅福船的外形与结构。当时得到福建东南卫视台的支持,2006年在厦门成立了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并对这款仿古帆船建立了三维模型及1:15实体船模,进行历史和科学的分析评估。2007年初聘请了资深造船专家作为顾问,经他们的指导和支持,2007年1月基本完成选伐木材。为选主桅木材,专家深入云霄县山区,找到一棵高达23米、有60年树龄的杉树,32人花7天时间将该树砍伐并运输出山。春节后,在深沪湾海边举行了开工造船仪式,所有的建造工艺、祭拜仪式都是按当地民俗和传统方式进行。如艏部狮头彩绘、舷侧龙目雕饰等等都以古籍参考,在民间进行调研,经老船工的指点完成。船内配有妈祖神像,还送到蒲田湄州妈祖庙去谒祖开光。2007年末,“太平公主”号终于竖起桅杆,升起风帆,在漳州附近海域扬帆试航,同时进行船员培训。福建当地不少热心人士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太平公主”号的工程,还有不少企业给予了支持。

2008年2月12日,“太平公主”号从漳州自航到厦门五缘湾游艇基地驻泊。这是她的第一次长航和安全地向公众亮相,并为远航做准备。为给这艘特殊无动力仿古木帆船办理出国手续,遇到了不少困难,香港有关游艇俱乐部、海事机构及热心人士积极协调,在较短时间内办理了仿古木帆船注册、准航及有关船籍证件。于是,“太平公主”号于2008年5月下旬从厦门南下到香港,一方面依托香港海事博物馆进行公开展示和科普活动,一方面抓紧办理手续,力争赶上适宜的时机出航。

6月10日,7位船员(台湾2位,大陆4位,香港1位)聚集到香港,登上了“太平公主”号,在热烈的气氛中,人们争相目睹着中华传统帆船驶出了南中国海。6月15日,经过从香港到台湾的航行,在基隆完成再次补给后,“太平公主”号正式离开祖国,扬帆航经日本等地,终于在10月3日到达美国加州海岸北端Eureka港,并于10月9日安全抵达旧金山港。在大洋上,“太平公主”号经历了近4个月的实实在在的扬帆远航。

“太平公主”号是由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的台湾和福建人士共同组织建造的,并得到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古船委、福州古船研制工作室等给予的科技咨询支持。“太平公主”号的安全远航,证明了来自两岸三地的7位船员,在刘宁生船长的领导下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中华传统帆船驾驭技艺。10月11日,刘宁生船长在到达旧金山的当天,兴奋地给北京打来越洋电话,表示所有船员都经受住了这次跨洋之旅的考验,也享受到了亲近大海、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感动;更要特别感谢祖国各地的支持。

旧金山的美国朋友、华人华侨纷纷前来参观这艘中华民族古老海洋文明的形象使者,还给船员们送来各种食品、生活用品和纪念品。当地不少媒体报道称,“太平公主”号横渡太平洋远航往返将超过15000海里,刷新世界木帆船的航海纪录,显示了中华传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高超与魅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旧金山海事博物馆特邀刘宁生船长等出席了好几场报告会,还登船拍摄电视片。“太平公主”同时向公众开放参观。“太平公主”号的到访引发了当地研究中国古帆船、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潮。

“太平公主”号还将访问圣迪戈港,之后返回中国。两岸三地不少热心人士期望能在2009年内迎接“太平公主”号胜利回家乡。(征 海)

source : http://www.soa.gov.cn/hyjww/hykp/hyzs/2008/10/1225332539345477.htm

引用(0)

網誌標籤:henry fung, sailing, sailing yacht princess taiping, 太平公主號

【 字体: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 2008-10-31

2008年10月9日,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不久,从美国旧金山传来一个喜讯:一艘船长仅16米、3桅风帆的中华传统木帆船,由台湾、香港和大陆人士共同操作,从中国东岸驾帆航行,安全到达美国西岸的旧金山港。这就是没有任何推进动力机械的仿古帆船“太平公主”号。她以古典亮丽的风采出现在美国和中国公众面前,为人们带来震惊和激动;她为中美人民之间海洋文明交流,送上了一个鲜活的实体平台。

“太平公主”号船长约16米,宽约4.5米,型深约3米,吃水2米,主桅杆高16米,排水量约25吨,可容载船员12名,用不锈钢水柜储淡水达3.5吨,可供自持4个月用水。配3桅3帆,没有推进机械动力,但为确保安全,加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和卫星导航、卫星通讯等现代化电子设备。此次实航配7名船员操作。“太平公主”号是复原仿造的古船,在我国明代航海帆船中算是小型海船,在中国帆船四大名船中属适合于远海航行的福船系列中一种优秀船型。

2003年,台湾著名帆船航海家刘宁生在20世纪几次驾西洋帆船成功环球航海之后,殷切期望用中华传统帆船来完成环球航海,向世人重现中国悠久灿烂的帆船航海历史。他带着这个期望专门来到大陆寻访,很快就结识了福建、北京的几位中华海洋文化的爱好者。他们理念一致,行动协调,在福建沿海岸去了10余家木帆船造船世家及作坊进行调研,最后选定漳州市深沪镇陈芳财大木师来主持造船,并选定了一款明代三桅福船的外形与结构。当时得到福建东南卫视台的支持,2006年在厦门成立了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并对这款仿古帆船建立了三维模型及1:15实体船模,进行历史和科学的分析评估。2007年初聘请了资深造船专家作为顾问,经他们的指导和支持,2007年1月基本完成选伐木材。为选主桅木材,专家深入云霄县山区,找到一棵高达23米、有60年树龄的杉树,32人花7天时间将该树砍伐并运输出山。春节后,在深沪湾海边举行了开工造船仪式,所有的建造工艺、祭拜仪式都是按当地民俗和传统方式进行。如艏部狮头彩绘、舷侧龙目雕饰等等都以古籍参考,在民间进行调研,经老船工的指点完成。船内配有妈祖神像,还送到蒲田湄州妈祖庙去谒祖开光。2007年末,“太平公主”号终于竖起桅杆,升起风帆,在漳州附近海域扬帆试航,同时进行船员培训。福建当地不少热心人士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了“太平公主”号的工程,还有不少企业给予了支持。

2008年2月12日,“太平公主”号从漳州自航到厦门五缘湾游艇基地驻泊。这是她的第一次长航和安全地向公众亮相,并为远航做准备。为给这艘特殊无动力仿古木帆船办理出国手续,遇到了不少困难,香港有关游艇俱乐部、海事机构及热心人士积极协调,在较短时间内办理了仿古木帆船注册、准航及有关船籍证件。于是,“太平公主”号于2008年5月下旬从厦门南下到香港,一方面依托香港海事博物馆进行公开展示和科普活动,一方面抓紧办理手续,力争赶上适宜的时机出航。

6月10日,7位船员(台湾2位,大陆4位,香港1位)聚集到香港,登上了“太平公主”号,在热烈的气氛中,人们争相目睹着中华传统帆船驶出了南中国海。6月15日,经过从香港到台湾的航行,在基隆完成再次补给后,“太平公主”号正式离开祖国,扬帆航经日本等地,终于在10月3日到达美国加州海岸北端Eureka港,并于10月9日安全抵达旧金山港。在大洋上,“太平公主”号经历了近4个月的实实在在的扬帆远航。

“太平公主”号是由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的台湾和福建人士共同组织建造的,并得到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古船委、福州古船研制工作室等给予的科技咨询支持。“太平公主”号的安全远航,证明了来自两岸三地的7位船员,在刘宁生船长的领导下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中华传统帆船驾驭技艺。10月11日,刘宁生船长在到达旧金山的当天,兴奋地给北京打来越洋电话,表示所有船员都经受住了这次跨洋之旅的考验,也享受到了亲近大海、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感动;更要特别感谢祖国各地的支持。

旧金山的美国朋友、华人华侨纷纷前来参观这艘中华民族古老海洋文明的形象使者,还给船员们送来各种食品、生活用品和纪念品。当地不少媒体报道称,“太平公主”号横渡太平洋远航往返将超过15000海里,刷新世界木帆船的航海纪录,显示了中华传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高超与魅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旧金山海事博物馆特邀刘宁生船长等出席了好几场报告会,还登船拍摄电视片。“太平公主”同时向公众开放参观。“太平公主”号的到访引发了当地研究中国古帆船、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潮。

“太平公主”号还将访问圣迪戈港,之后返回中国。两岸三地不少热心人士期望能在2009年内迎接“太平公主”号胜利回家乡。(征 海)

source : http://www.soa.gov.cn/hyjww/hykp/hyzs/2008/10/1225332539345477

(10) 鄭和下西洋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2-24 11:22

今期唔係海洋與我 係海洋與佢 帆船女殺手亨利加入太平公主號橫越太平洋, 為時大約10個月 今天佢就上船, 10個月後先至再見, 希望佢平平安安咁返泥 返泥之後再影過相, 睇下佢有無乜野改變到

美女們與殺手 一路順風, 無驚無險, 大風細浪, 平平安安, 齊齊整整

source : http://hk.myblog.yahoo.com/buhjmjmuc/article?mid=2554

(12) 太平公主計劃

太平公主計劃

中式復古帆船遠航計劃 《太平公主計劃》,目標為復原明朝帆船,讓世人有機會認識到中國古代的帆船技術以及智慧。

太平公主號,建造於廈門,由木所造成,並使用了傳統之技術所建造。首次試航,以香港為目的地,並於香港海事博物館作展覽。下一個目標,將會是遠航至美國。

船長劉寧生先生,為首位以帆船環球航行的台灣人。《跨世紀號-2001環球之旅》,由劉船長帶領不同航段的航員,使用了2年時間完成環航創舉。

生命前線帆船事工為《太平公主計劃》的香港區統籌

有關《太平公主計劃》,請參閱其官方網頁:http://www.dragonexpedition.org/

(11) 海賊王艾文的航海探險日誌

海賊王艾文 太平公主號

海賊王艾文的航海探險日誌

June 19, 2008

太平公主號

「太平公主號」是仿造明朝戰船的型式建造,重走中國的海上絲路古航道,19日到了達碧砂漁港停留四天。「太平公主號」是重現中華古工藝的「帆船」,在大陸福建晉江的深滬港建造。「太平公主號」將橫渡太平洋,經琉球、橫濱、溫哥華、西雅圖等地前往舊金山,最後再回到台灣,準備挑戰世界首艘無動力中華帆船,往返太平洋的紀錄,碧砂漁港能成為此行的啟航港。

所以我今天在海上看到一艄帆船划了過去,這是奇特的景象,中午就順道到碧砂漁港去瞧瞧。「太平公主號」船員一行九人,由劉其偉的兒子劉寧生擔任船長。劉寧生規劃這趟航程多時,六年來他四處尋找失落已久的古帆船史料、造船技術,直到2007年相關資料收集完成,才組織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的木帆船老師傅打造,歷經十個月後下水。

source : http://www.wretch.cc/blog/irvingchen/12564100

規格

「太平公主號」

物料:杉木、樟木

總船長:15.76米

水線長:12.7米

船寬:4.46米

船深:1.55米

排水量:25噸

造船廠:七海揚帆(廈門)帆船有限公司

特色:採用600年前的造船工藝,按照明末清初的戰船樣式復原建造而成

(13) 船長簡歷

劉寧生 Nelson Liu

劉寧生,男,1947年生,畢業於國立藝專美工科,從事外銷工作17年後轉任專職帆船教練。

    • 1990~1991 澳洲雪梨East Sail Sailing School,Sydney帆船學校結業。

    • 1992年3月10日至8月27日 駕駛中型帆船『福龍號』完成橫渡太平洋,航程計7,455海浬。

    • 1992年10月~12月 與國人首創帆船環航台灣一周。

    • 1997年4月~6月 『跨世紀號』橫渡西太平洋,由夏威夷回基隆,航程計4,722海浬。

    • 1998~2001年 與國人首度環航世界一周,迄今致力推廣帆船運動教學。

    • 2001年取得 帆船國家級(A)級教練、裁判資格。

    • 現任中華民國帆船協會監事、台北市帆船協會理事長。

    • 與郭廷祥合著「帆船理論與實務」一書。

轉載自台北市帆船協會(外洋) : http://www.taipeisailing.org.tw

source : http://tpgz.wordpress.com/

(14) 中國仿古帆船「太平公主號」首航香港 15 Apr 2008

以中國古代帆船的建造技術並運用天然材料製造的仿古船「太平公主號」將於4月18日抵港,泊岸於赤柱卜公碼頭,並於當天下午2︰30在香港海事博物館內舉行記者招待會,邀請全港傳媒到場採訪,一睹她的風采。請於4月16日下午6︰00前致電2813-2322登記。

「太平公主號」是趕繒船(福船的一種)的複製品,由一班經驗豐富的福建省造船工匠嚴謹採用六百多年前使用的傳統造船工藝,以天然材料製造而成,仿照一艘明末清初(14至17世紀)的外海船。她將參與一連串的航海測試與實驗性的路探索之旅,透過這些活動,將重要的記錄流傳給下一代。她是首隻成功仿古的明末清初古船,是次訪港絕無僅有,絕不「安哥」。

為了保留傳統的外貌並追求真實的價值觀,工匠完全沒有使用現代物料如螺栓、螺帽、螺絲釘、聚酯或塑膠合成樹脂等製造;只有經過考古部門嚴正考究及認可,這些明代福建人的造帆船技術才會被採用。此外,他們亦曾仔細研究所有有關明代福建建造戰船的設計藍圖、圖像紀錄、史料及清代的工料單。

「太平公主號」於2007年初開始建造,一年多後,這艘中國帆船終於下水。她於2008年3月26日成功地駛離福建省廈門以進行試航,而香港將會是她首航的第一站。本月19至30日期間,您可於本館外的卜公碼頭一睹她的風采;您更可在館內參觀特設的專題展覽和參與由船長主持的專題講解,欣賞樸實原色的「太平公主號」仿古船模型真貌,並詳細認識整艘船的建造細節。有趣的資料板將會讓您對她有更深入的了解。

source : http://www.hkheadline.com/news/headline_news_detail.asp?id=48387§ion_name=wnn

(15) 太平公主號 的船員

source : http://www.chinesevoyage.com/htm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47959

(16) 太平公主號 活動起源

中國航海可以遠溯至東漢(西元前25-220),當時的海軍就可以遠征現在的越南和韓國,商航可以遠達羅馬帝國控制的紅海…

輝煌的航海史 1

撰文:黃祥鶴 攝影:黃南斐

中國的航海史,寄託著中華民族上千年的光榮和汗水。

從徐福東渡扶桑﹝今日本﹞的航海史創,到僧人法顯西遊歸來的水路雄心,經過無數航海先驅的摸索和血汗付出,終於到達了鄭和七下西洋的輝煌頂點;鄭和七下西洋創造了世界的傳奇,留給後人無限的追思。

中國航海可以遠溯至東漢(西元前25-220),自皇朝為中國海加上封印後,儒家保守勢力更讓中國閉關自守,造成近代中國的積弱不振與外侮的相繼來侵…

海觴 六百年

撰文:彭弘光 攝影:黃劍

長達六個世紀的海禁,使得中國的航海活動從輝煌的波峰跌落到了失落的浪底‧

鄭和七下西洋之後的中國航海史,竟換來漫漫長達六個世紀的“片甲不能下海”,再加上工業化與全球化的侵襲,在現在連中國海域,再也找不到任何適合遠航的中華帆船,連大部份的中國人也都認為自己不擅於航海,外國人也把中國人歸類為內陸民族。

(17) 如何找到中國船的正確史料?

“太平公主號”是目前國內僅有的一艘完全復原的中國古帆船。復原和仿古不同,仿古帆船只是仿古的“型”,以西式或現代化方式建造,使用的造船方法與技藝全都是現代的,有其形而失其神,這類船在國內並不少見,無考古與學術價值;復原則力圖形神兼備,船的外型、建造方式,構造都力求與古代的相同。因時空轉移,從各種材料與建造方法都要從嚴考究。

主要尺度: 總長:16米

甲板長:13.8米

船寬(大堵外寬):4.56米

吃水深(含龍骨):1.59米

排水量: 35噸

取名為太平公主,因為船多以女姓命名,又要橫渡太平洋,她更肩負著和平與文化交流的角色,太平公主和她歷史上的同名角色,反而沒什麼關聯。

如何找到中國船的正確史料?如何建造她?現代是否還有復原中國帆船的工藝存在? 中國帆船要如何操控?

尋找中華帆

撰文:黃祥鵬 攝影:劉寧生

福建南部,自古為造船中心,名揚四海的福船就是在這裏建造完成,駛向全世界。但自古以來,傳統造船工藝都是通過口授,代代相傳,造船法成為家族秘笈,不傳外人。造船師範更自創閩南語發音的文圖或魯班口訣,以利後人學習,但深奧難懂,幾乎無法破解其意。

中華帆船沒有藍圖,沒有準確的比例圖,更沒有建造標準,連文字記載都少之又少,我們尋訪了國內外各大圖書館,也遍訪中外學者專家,終於在臺灣圖書館中找到了可靠的官方檔「閩省欽定戰船條例」,而太平公主就是依此而復原而成的明末清初戰船。

福建造船工坊家傳的造船古籍 有如天書連的造船古籍,連專家也難以解密

在對明清時代的福建外海戰船“趕繒船”進行系統而縝密的理論研究後,完成了設計圖,選了主建師傅,再由數位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的老工匠,根據設計藍圖歷時一年完成了“太平公主號”。造船的程式,先鋪龍骨頭後隔水艙,然後是水底板、邊舷板、甲板、桅杆、舵……這套程式,對於那些經驗豐富的老造船師傅來說,也是個難題,因多年未造古船,各家技法也不同,師傅們多有爭執。

但尋找建造這些構件的材料卻是非常不易。“太平公主號”的材料主要有杉木、相思樹等,船上15米高的主桅杆,光尋找原木就花了3個月,當時木料在漳州雲霄的大山裏面找到,十多個人花了3天才抬出來。可以說,“太平公主號”是用血汗澆鑄起來的。

造船師傅對船殼做細部修飾 船型揭由師傅用斧頭劈砍而成 造船師傅製作船模

(18) 尋船與造船時間表

2007年1月 太平公主龍骨安置

2007年3月 隔水艙隔板己鋪設完成

2007年6月 太平公主架設船身側板

2007年9月 太平公主初現雛型

尋船與造船時間表

2004 開始尋船

2004 尋找中華船舶相關史料

2005 尋找中華帆船存在的證據,並結合歷史學者共同研究

2006 進行田野調查,尋訪中國南方仍存在的造船工坊,以確認技術來源的正確性

2007 造船

2007 1月 開工

2007 2月 鋪設龍骨

2007 5月 迎妈祖

2007 6月 染帆

2007 7月 上塗裝

2007 l0月 下水

2007 l2月 按裝舵与橹

2008 航前準備

2008 1月 壓艙

2008 2月 試航

2008 3月 短程航行

2008 4月朘霅輕?BR>??? 5月 最後整備

2008 6月 開航

施工圖

有千年歷史的釘船體用的古代方釘 用斧頭、鐵錘和鑿子造船,這和明代相同 尋覓六個月的主桅杆 中國帆的縫製 船體的傅統水密填料 從大山裏抬出主桅,10多個人 花了3天的時間 主桅杆需要使用天然林生產的福州衫 明代傅統的中央舵 每塊板材皆用斧鑿而成 有名的惠安女用大鋸 帆布使用植物根裂成的染料; 染裂十七次,可抗uv 未上色前的“原滋原味”的船體 “太平公主號”下水儀式

(19) Mission - 世界紀錄之旅

世界紀錄之旅 重要的不是這個紀錄,而是中華民族對航海的熱忱與光榮,太平公主號會是中華航海的起點,更只是復原中華航海技藝的第一步

全球首度駕駛無動力中華帆船往返美洲,這將會使沈寂600年的中華海上探險活動,再次活耀於世界舞台。做為華人僅有的一艘適於長航的復原古帆船,“太平公主號”承載著歷史的責任,榮耀先人的歷史使命,尋夢築夢的浪漫與堅持,保存文化的勃勃雄心。6月份,“太平公主號”將承載著這些重任啟航前往美洲,橫渡太平洋,再返回台灣,一個世界記錄也將由此誕生,那就是全球首次駕駛無動力中國帆船往返美洲,世界的航海史將由此增添華彩的一筆。

“太平公主號”伴著熹微的晨光駛過廈門五緣灣大橋。 撰文:黃祥鵬 攝影:黃南斐

文化復興之旅

廈門再度試航

復原中華傳統的造船術與航海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宣揚中華文化曾有過的光榮歷史。在現代的世界海岸上己找不到可以渡洋的傳統中華海船,中華曾經輝煌一時的航海世紀,若不善加保存,預計在10年內會完全消失。太平公主號將會復原中華傳統造船術與航海術,將中華帆船的魅力與科技呈現在世人面前。

發現探索之旅

中華民族最先發現美洲?這是個富有爭議性的考古議題。但近年來在美國西海岸海底下尋找到十餘只中華傳統石碇(中 華古代的錨),近一步的證實中華古人有能力橫渡太平洋到達美洲。太平公主號是利用科學實證法來證明六百年前或更早時期的中華民族就有能力橫渡大洋。

(20) Planning route

試航航線

試航與整備時間:2008年4-6月

試航路線:晉江-廈門-香港-台灣

橫渡太平洋

航行時間:2008年6-10月

橫渡太平洋:台灣-那霸-橫濱-溫哥華

美國與返航東方

航行時間:2008年10-11月

美洲航線:舊金山-加州 長堤-聖地牙哥

航行時間:2008年11月--2009年4月

往東返航:聖地牙哥-夏威夷-關島-台灣-香港

(21) 橫渡太平洋 太平公主號將揚帆

中國時報 / 2008/06/04

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1554963&option=recreation

仿明代戰艦帆船建造的「太平公主號」,將於六月七日從香港出發,十一日來到橫渡太平洋壯舉的起點─台灣基隆港,海洋尋夢人─老船長劉寧生,再度向廣袤渺茫的太平洋撒下了捕夢網。該船將於十五日從基隆港啟航,挑戰全球首次駕駛無動力中國帆船往返美洲的世界紀錄。

已故台灣知名藝術家劉其偉的二兒子、六十歲的劉寧生,流著與父親相同的開創與冒險血液,他於二○○一年成為全球首位駕駛無動力帆船環球航行的華人,如今他將成為明代戰艦「太平公主號」的掌舵人,完成宣揚中華文化,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和平任務。劉寧生說:「這是我為船命名為『太平公主號』的主因。」無動力帆船新紀錄 十五日啟航「太平公主號」將於十五日從基隆港啟航橫渡太平洋,航向美國舊金山,途經日本那霸琉球群島、橫濱、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西雅圖等地,預計今年底開始返航,途經夏威夷、威克島。

如果順風航行,估計明年三月或四月,「太平公主號」將返抵台灣,全程歷時約十一個月,航程一萬八千海浬,全球首次駕駛無動力中國帆船往返美洲的世界紀錄也將誕生,為明朝三保太監鄭和率領艦隊比哥倫布早了四百年發現美洲大陸的考古爭議,提供佐證。

六年來,劉寧生為實踐讓西方人看見中國帆船悠久的歷史與先人智慧結晶的夢想,他尋回了失落已久的中國帆船資料、失傳的造船工藝,並接受香港海事博物館與英國海事博物館學者如放大鏡的檢驗,獲得國內外研究機構的讚揚。

福建晉江因建造「太平公主號」而尋回了古代防水塞絮填灰技術,成功的為晉江申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公主號」建成後,參與了一連串的航海測試和實驗性的路線探索之旅,依照古人航海風帆動力鼓浪前進。

台灣船長劉寧生掌舵 一圓夢想今年四月,「太平公主號」從廈門到香港的處女首航,憑藉著先人航海技術,與海峽兩岸航海人共同的天后女神─媽祖的庇護,順利通過了今年第一號颱風的嚴苛考驗。劉寧生說:「面對大自然的發怒,人的冷靜自持與『太平公主號』所展現先人的智慧,帶領我們度過重重險阻。」劉寧生指出,從建造地泉州晉江深滬港,整修地廈門五緣彎,到首次試航終點站香港,「太平公主號」所到之處,都閃耀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航海人的激情,與中國帆船的卓越性能,「至此我相信,『太平公主號』橫渡太平洋的美夢即將要成真。」老船長劉寧生說。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8-21 16:25

“太平公主號”6月7日離港前往臺灣

6月15日從臺灣啟航挑戰太平洋

在香港駐留了將近兩月之後,兩岸三地首艘復原中華帆船“太平公主號”,將於6月7日啟航前往臺灣,為其橫渡太平洋活動做最後的實戰操練。估計6月12日左右抵達臺灣國門,在此整備四天後,“太平公主號”將再次踏上征程,挑戰世界首次駕駛無動力中華帆船往返美洲的世界記錄。而固定航員中更增加了一位香港的生力軍,讓太平公主號的成員由兩岸三地的華人,再加上美國與南非華僑,共同組合而成的國際化團隊。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中,唯一結合船和水的節日,中華民族的龍舟文化也可能是整體震撼世界中華航海史的先驅,在端午節前夕,龍的傳人即將駕駛著第一艘復原式中華帆船從香港駛回台灣,這也就是現代的龍舟,現代的端午,現代的屈原精神。

在香港駐留期間“太平公主號”成了香港海事博物館推出的古代帆船特展的絕對主角,並停泊在館外的卡公碼頭接受遊人的參觀。眾多遊人中有華人,也有膚色各異的外國人,在他們眼裏,古香古色的“太平公主號”成了中國文化的一種符號,是中國古帆船文化的完美化身。在一年一度的香港經典帆船賽上,“太平公主號”應邀成為了該項賽事的前導船,碧水藍天下,中國古帆船與現代西洋帆船同場競技,中西文化也在公平友好的競技中得到了最好的交流。

100多年前,外國殖民者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沉重而腐朽的大門,中國的海域也成了外國船隻肆意馳騁的地方,彌漫著戰火的硝煙。“太平公主號”作為福建外海戰船的複製品,在那時候,這種船是戰爭的機器,也是中西交惡的見證者。現如今“太平公主號”封起了炮眼,保有戰船的威儀,卻沒有了戰船的殺氣,她要做為一艘最和平的戰船,為了東西文化交流與世界和平,向世界進發,也向那些過往的中西交惡的戰爭歲月徹底說拜拜。

太平公主號船艏

香港,曾經是中西帆船交流的盛地。“太平公主號”的到訪,帶來了一股淳樸的獨屬於中華民族的風氣,為現代化的香港社會,注入獨具特色的中華化的因素,誠如一位帶孩子參觀“太平公主號”的市民所說,要給孩子擦亮眼睛,找到自己的“根”。而這“根”正是深邃璀璨的中華文明,中華帆船做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應該讓所有的華人所熟知,並努力為後人留下這一寶貴的歷史遺產。也應該讓全世界所熟知,獨具中華特色的歷史遺產不應只是模型,而應該走向世界,這樣,中西文化才能得到更好更積極的交流,中華文明也才能被更多的外國人所認識和接受。所以“太平公主號”整裝待發。

從香港到臺灣,完成這一航程“太平公主號”需要4天4夜的時間,與漫長的橫渡太平洋之旅相比,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但這4天4夜,卻是“太平公主號”在挑戰太平洋之前的最後一次實戰操練,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允許有任何閃失。不過,經歷了從廈門到香港的5天5夜,經歷了08年第一號颱風“浣熊”的嚴酷錘煉,“太平公主號”及其團隊早已信心爆棚,劉寧生船長更是說:“有這麼棒的船隻和這麼棒的船員,橫渡太平洋,絕對沒問題!”

“太平公主號”將於6月中旬在臺灣啟航,橫渡太平洋,向美國的三藩市進發,途經那霸(琉球群島)、橫濱(日本)、溫哥華(加拿大)、西雅圖(美國)等地。如果可以順風航行,估計於2009年3月或4月,“太平公主號”將,返回台灣,全程歷時11個月,航程達18000海浬。一個世界記錄也將由此誕生,那就是全球首次駕駛無動力中國帆船往返美洲,世界的航海史將由此增添華彩的一筆。

(22) 2008 - Sailing from Hong Kong to Keelung, Taiwan

We arrive Bee Sha fishing port, Keelung on 19/6/08

There are lots of Taiwanese come to visit us, raelly alot, the sponsor company launghed big marketing campaign for the event, and hundreds of peoples come everyday to visit us.... Here are two students from Ocean University, there are so friendly that they bought us to their flat for shower and internet, wow... and I adore that have the chance to study about ocean and navagation.... I love their textbook !

Another hero i must mention is Mr Ka Chu Cho, he is the chief of the Sichuen cultural association with a ship call "Folk Art", his plan was to made the boat a floating museum.. I visited his ship and place...... hugh volumn of antique................ wow

But now the ship "Folk Art" is being forced to sell at a cheap price , even the outside seem a bit odd, I visitied the cabin............. terrific............... I love this ship

There are total ~20 sailing yachts in Taiwan, amazingly small number....... and "Bee Sha" fishing village has already 7 of them......... We met Mr Choi, who managed to maintain the sailboat "Cape Prosperity" at teh background, which is a Hunter 456...... wonderful that he let me to visit her ! He told me he also want to buy a small yacht like mine, and we exchange email, haha.

(22) Greeting from Keelung, Taiwan - 2008 June 20

Finally I can access to internet in Taiwan, I am now in Captain's friend home and I can write something to let all friends know I am well..

The boat leave HK last sat and arrive the out sea of Taiwan 4 days later, and we arrived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bee sha) , near Keelung on 19/6. We have the warmest welcome from Keelung government and all Taiwanese. Unbelivable that the influence of Captain Liu is very very very strong here. Taiwan should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not HK.

We encounter some big squall almost everyday / night, approx. 40 kts winds with ~4m high wave.... and our experienced sailor from the oldest Chinese sailing junk "jin wa sing" carried us safety, bravely. And I learned alot, alot.....

I had seen sometimes long time no see.... rainbow, dolphin, flying fish, .............

The next station is Naha, Japan, and we planned to leave next Monday, depending on the recent typhoon development in Philippines.

I can receive sms now, sms me if there are important thing.

Papamama, eli, my family, I love you all.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8-21 16:24

太平公主號美洲行

體驗航員 徵選方案

一、計劃說明﹕

自西元10世紀開始的500年裏,中華帆船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和最先進的航海工具,暢行于東亞和東南亞海域,開闢了遠達非洲東海岸等地的許多新航線,在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海上活動和勢力占主導地位。

中華帆船的輝煌,它的數量曾經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帆船加起來還有多得多,如今在大海上已完全失去蹤跡,留下來的是有一行行破碎的文字挽歌,大多外國人都認為中華民族是內陸民族,連中國人都認為自己不擅於航海。

太平公主號旗

二、計劃內容:

中國歷代王朝除了宋元兩朝,一直壓制和限制民間造船和航海活動,官方組織的遠航只是出自政治動機,而不具備經濟和探險的目的,造成華人懼海和輕海心理和文化。復原中華帆船美洲航行,通過再現中華帆船在世界歷史上最後的輝煌一幕,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和反響,突破華人沉積了幾十代的心理障礙和思想禁錮,喚醒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結合復原冊封舟過程的史料搜集、民間調查、定型建造、航行考察,還原出

中華帆船尤其是獨善遠航的明代福建帆船的歷史原貌,留下一份供後代可據

此重複的紀錄。

為了再現中華帆船最後的輝煌一幕,還原出獨善遠航的古代福船的歷史原貌,我們採用600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造船工藝和天然材料,組織福州、泉州、漳州三地的老工匠,復原建造一艘明末清初的福建外海戰船——太平公主號,航行至美洲再返回台灣,讓全世界認識中華帆船的美麗與魅力。

三、活動方式:

採用福建傳統造船法式復原建造一艘中國式帆船,沿著先人開闢的航線,驗證古代中華帆船遠達美洲或阿拉伯半島及非洲東海岸的航路與史實,向世人展示中國科技與文化遺產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 為維持復原中華帆船精神的原則,太平公主號不裝設輔助動力引擎,承載著老祖宗的智慧,航向美洲。

本次活動為非營利目的和非商業行為,期待以這兩岸三地首次的古帆船遠航美洲活動,喚醒大眾為於中華海洋、海權與海洋遺產的重視。

四、我們的使命:

1、世界紀錄之旅

全球首度駕駛無動力中華帆船往返美洲,這將會是沈寂600年的中華海上探險活動,再次活耀於世界舞臺。

2、文化復興之旅

復原中華傳統的造船術與航海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揚中華文化曾有過的光榮歷史。在現代的中華海岸上己找不到可以渡洋的海船,中華曾經輝煌一時的航海世紀,若不善加保存,預計在10年內會完全消失。

太平公主號將會復原中華傳統造船術與航海術,將中華帆船的魅力與科技呈現在世人面前。

3、發現探索之旅

中華民族最先發現美洲?這是個富有爭議性的考古議題。但近年來在美國西海岸海底下尋找到十餘只中國傳統石碇(中華帆船古代的錨),近一步的證實中華古人有能力橫渡太平洋到達美洲。太平公主號是利用科學實證法來證明六百年前或更早時期的中華民族就有能力橫渡大洋,到達美洲再行返回中國。

五、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定義、權利和義務

1. 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是指自願貢獻個人時間和精力,在不計物質報酬的前提下,參加航行的人員。

2. 太平公主號揚帆美洲之旅是指從2008年台灣啟航起,到2009年止,歸航台灣,在太平公主號美洲行的航海活動過程中,以自願參加航行體驗為原則,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在美洲之旅活動體系內,在指定的時間和崗位工作,義務服務於航海活動的參與志願者。

3. 太平公主號揚帆美洲之旅體驗航員(以下簡稱: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由太平公主航行等備委員會如中華民國海洋發展協會,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協會等,組織徵募、培訓和管理。

4. 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具有如下權益:

(1)充分瞭解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的活動及航員規則;

(2)在崗位確定之前表達工作崗位的意願;

(3)獲得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的機會;

(4)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5)獲得專業航海知識享受航海樂趣。

(6)學習中國傳統航海知識並體驗以古帆船航行世界各國。

5. 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具有如下義務:

(1)遵守太平公主號揚帆美洲之旅活動計畫的規則,遵守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的航員規則;

(2)履行經本人簽署的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承諾書和同意書;

(3)完成相應的培訓和參加相應的航段;

(4)服從執行機構對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工作崗位的安排,按照任務指導書,認真完成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工作任務;

(5)服從志願服務期間所在團隊的管理。

六、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的征選時間、內容、條件、和方式

1. 時間---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08年6月13日

公佈體驗航員名單:6月18日

2. 內容---徵募太平公主號每航段二名體驗航員和二名後備體驗航員。

3. 條件---自行承擔往返抵達港路費、培訓期間食宿、交通等費用。

18周歲以上,無如何疾病和犯罪記錄,身體健康,有時間精力並且願意成為太平公主號揚帆美洲之旅活動的體驗航員的中外人士都可以報名,申請成為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

其中,富有社會責任感、道德品質優秀、熱愛海洋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具有一定從事職業專長的經歷、社會信用記錄良好的申請人,將成為我們優先考慮的對象。

4. 方式---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的徵選流程主要包括:

申請人報名—體檢--材料審核---從中選出16名參加徵選人員---到台灣進行面試---參加專業的航海測試(6級風浪外海測試4小時),參加審核會----經過測試由組織執行機構確定選拔出正式與後補體驗航員---簽署體驗航員規則同意書和航員協議書等。

七、報名方式、時間與地點:

請來電索取申請表。寄送至:中華民國海洋發展協會,台北市木柵路三段96號5樓-1

報名時間:同前

報名聯繫人:游子昀

報名聯繫電話:02-29386345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02-29386345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報名傳真電話:02-22344831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02-22344831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報到地點:中華民國海洋發展協會,台北市木柵路三段96號5樓-1

報到時間:另行通知

航海測試時間:另行通知

正式成為體驗航員培訓時間:另行通知

八、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的待遇與條件

1. 與太平公主號專業航海老師及團隊並肩工作,獲得專業的航海知識和獨具價值、愉快的生活經歷。

2. 原則免學費,但為保障學員權益,應繳交保證金。

3. 參加選拔的隊員全程費用由自己自行負責。

九、太平公主號 船長簡歷:

劉寧生,男,1947年生。

現任專職為太平公主號船長。

1990~1991澳洲雪梨East Sail Sailing School, Sydney 帆船學校結業。

1992年3月10日至8月27日駕『福龍號』完成橫渡太平洋。

1998~2001 歷時2年6個月創國人首度環航世界一周,迄今致力推廣帆船運動教學。

2001年取得 國家級(A)級教練資格。

前中華臺北帆船協會監事、

前臺北市帆船協會理事長。

著作:帆船理論與實務、我的環球航海之夢。

十、說明

太平公主美洲行體驗航員徵選委員會,擁有對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徵募方案解釋權和修改權。

太平公主號體驗航員徵選委員會

二OO八年六月三日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9-04 17:46

重扬中国帆(2008年5月号)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发布: 2009-1-15 16:58 作者: 陈一鸣 来源: 《华夏地理》08.05 查看: 261次

(本文全部图文版权归《华夏地理》杂志社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作者及网址。)

source : http://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4381

more photo here : http://ngmchina.com.cn/0805/fanchuan/

撰文:陈一鸣 摄影:吴俊松 编辑:叶南

进入本月首页 >> 进入本专辑首页,欣赏更多内容 >>

正午12点41分,船活了。这头巨兽正在摇头摆尾,甲板陡然晃了一下,帆船被潮水轻轻托起,众人惊叹一声——尽管盼了4年,可身在现场的感觉仍然奇妙。此前它一直停在沙滩上,大家上上下下,就像进出一座精美华丽然而没有地基的阁楼。

忽然间,人们对船产生了一种生命之间才有的感情——疼爱。李金华吆五喝六,头绪忙乱地跑来跑去;黄剑一手握着缆绳一手举着摄像机,镜头忙不迭地转来转去,助手王杨则咔嚓咔嚓地拍着照片;许路背靠船舱涨红着脸,边做航海日记边唠叨:“若干年后某个外国人也许会说,小时侯曾看到一艘中国古代帆船驶进港口。那时候无论我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都能听得到。”最镇定的人是61岁的船长、台湾人刘宁生,那种镇定简直可以叫做无动于衷……2008年1月28日,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湾,“太平公主号”复原古战船第一次下水试航。

5月,这艘严格按古法复原建造的中国帆船就将扬帆起锚,横渡北太平洋到达美国西海岸;再从旧金山港经夏威夷返回中国,整个过程大致需要一年左右。假如错过了5月,就要等到10月乘风下南洋,横穿印度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再返回中国。须知,中国沿海在古代一直是单纯依靠风力远洋航行,而一年只有这么两场好风。

“当然希望5月起航。”刘宁生说,“现在船造完了,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不过还有很多琐事要办……只能尽力了。”

假如不是为了捕鱼或逃难,谁会去干“以小舟涉鲸波”这样的事?答案显然是探险家。但刘宁生最忌讳别人称他是探险家,你一提这个话茬,他就赶紧说,我可不是要创探险纪录,纪录早就被挪威人海尔达尔创完了,人家曾乘木筏横渡太平洋,从南美洲西海岸漂到了波利尼西亚。再说,只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海洋并不比马路、厨房和浴室危险。追问动机,刘宁生郑重其事地说,探索海洋文化,引领中国人重新亲近海洋。

关键问题是,一艘长度不到16米的古式帆船,真的能横渡大洋吗?遇到台风怎么办?遇到巨浪怎么办?船体损坏怎么办?无论你怎么问,刘宁生的回答总是很断然:没问题,不会的。当然,前提是顺应大自然。

刘宁生的年轻伙伴们也都坚信此行无虞:“老刘说行,肯定就行”。这几位30多岁,个性开朗的船员都不是循规蹈矩者,他们之间的话题总是绕着雪山大海沙漠草原转悠。李金华自豪地声称,“我们这些人都有病”。虽然“有病”,但他们绝非不知深浅的楞头青——中国造船史学者许路曾连续半年住在船上记录帆船的操作和大修,纪录片制作人黄剑曾跟船拍摄帆船远航东南亚,李金华曾驾帆船到过西沙群岛。他们之所以相信刘宁生,是因为他的“病”最重。我第一次见到老刘时,和他聊起个性与命运的关系,他的阐述是如此感性:“秋天树叶儿干了,风吹过来树叶打在一起,铃铛一样哗啦哗啦地响,你真的会被打动,忍不住站下来听一会儿,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刘宁生的说话方式很难用于商业谈判。面对任何问题他都不生气不着急,回答总是漫长而精彩,然而,很少能与问题对得上茬儿。

1947年,刘宁生出生于台湾基隆,父亲刘其伟是台湾著名画家、人类学家,对孩子他从不言教,只是一年到头坐在板凳上写写画画。刘宁生自幼不爱读书,贪玩到专业程度,尤其喜欢到海边游泳、潜水、冲浪。年轻时刘宁生赶时髦,把长发烫成了大波浪,父亲什么都没说。直到有一天他理了个平头,父亲才说这多清爽。“有这样的开明父亲,幸运得不可思议。他什么都不说,可是看到他你会很惭愧。”刘宁生说。

美专毕业之后,刘宁生娶妻生女,打理着小本经营的工艺品进出口生意。一来二去,不惑之年快到了。那几年他常去菲律宾收集盆景植物,放着宾馆不住,跑到海边,找四根树枝支顶蚊帐,躺在海滩上看星星,一边陶醉一边焦虑,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吗?虽说也曾深入巴布亚新几内亚原始部落考察,但那是为了陪同八旬老父,自己的成绩何在?睁眼看夜空就像看着岁月的深渊,闭眼听海浪就像听着死神的催促,刘宁生躲避不了焦虑和失落的侵袭。

接下来妻子带着女儿移民美国了。43岁那年,恢复自由之身的刘宁生打定主意,放弃一切去航海。1992 年他驾驶西式帆船“福龙号”横渡太平洋;从1998 年底起,花了近两年半时间,又以“跨世纪号”西式帆船完成环球航行。

这两项举动虽非世界纪录,却都是华人第一。

刘宁生不谈纪录只谈文化,他敬重的航海家是库克船长而不是哥伦布,因为前者有理想,爱大海,而后者追求的是黄金。这应该不是唱高调玩悬念,相反,他对自己的描述有时甚至过分谦虚,这也许只是为了给世俗中人一个易懂的答案吧,比如,“同学一开抽屉,里面全是房产地契。我赚不了,就去航海了”。

于是,关于驾中国古式帆船航行的缘起,仍不免要说到文化上去。

在台北县野柳读高中时,刘宁生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造船作坊,他总是停下来看木匠锯木头、刨木头,“木屑的香味飘过来,深吸一口气,好美!当时我就想,驾着这样的帆船出海该多好啊!”从那时起,刘宁生就对中国帆船萌生了朦胧的爱意。

环航之前,为了购买“跨世纪号”,刘宁生曾在夏威夷住了4个月,看到了夏威夷土著居民的传统双体海船Hokulea的复原船。这种船的制造和驾驶技术都失传已久,1976年,夏威夷土著居民设法将其复原,在没有六分仪、海图、罗盘的情况下,完全靠天体导航,看海水颜色、温度,从夏威夷航行到了塔西提、新西兰,后来又逆风逆流到了复活节岛。Hokulea之后,夏威夷双体船复兴了。不过当时刘宁生心思全在买船上,对此有所感慨,却没想到复原中国帆船。

1998年12月24日,“跨世纪号”环航起锚。

环球一周的过程里,刘宁生少年时代的中国帆船之梦被激荡了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1999年1月,经过新加坡时刘宁生遇到了一位法国年轻人,他驾驶的是一艘在越南制造的中国帆船,准备在2000年航行到法国。那艘船的船型是中国式的,结构是西式的,窗舱里很宽敞。刘宁生看着凸鼻深目的船主,看着那艘古色古香的中国船,不由得心头一热。

第二次,“跨世纪号”到了埃及。在亚历山大港,刘宁生看到一艘传统的古阿拉伯帆船,船员的服装都是传统样式的。“反观我们华人世界,说相声的、外国人才穿中国衣服。”刘宁生说,邂逅阿拉伯帆船之后,他开始切实琢磨,能否用中国自己的帆船航海。

第三次,“跨世纪号”开到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在那里他又看到了一艘中国帆船。远远望去,那艘船黑漆闪亮,船舷上还写着三个大大的汉字“天后号”。之后刘宁生才了解到,船主是位名叫安德鲁的美国人,那艘船也不是木帆船,而是钢板制造的。

三次刺激下来,回想到夏威夷双体海船的复兴以及郑和精神的失落,刘宁生的目标清晰了,下一次航海,要用中国古代帆船。

刘宁生环航时,福建的几个小伙子同样也在做着航海之梦,他们之间素昧平生,并无交道。

年轻的造船史学者许路,由痴迷于帆船想到了帆船航海。2002年,他开始沿福建海岸自费考察,目标很明确,就是看看现在福建民间还有多少艘旧式帆船,还有多少懂得制造帆船的师傅。2003年前后,刘宁生试图推动台湾当局重新制定与运动休闲帆船相关的海洋法律,会开了无数,全都没有下文。心灰意冷之下应邀来厦门演讲,发出邀请的人是致力于休闲帆船普及事业的福建青年李金华。就这样几个人走到了一起,2004年初,刘宁生、许路、黄剑、王杨、李金华一拍即合。

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复原建造一艘中国古代帆船横渡大洋。问题是具体的,哪个年代的帆船?什么样的帆船?多大的尺寸?能否找到详细的工料记载?还有没有会用传统方法造船的师傅?造船及航行的钱从哪里来?这些全是未知数。

几个人具体分工,从头做起。许路继续重复他的海岸行,不过这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2004年6月的一个黄昏,在云霄内湾,许路看到了返港的渔船金华兴号。“那也许是中国最后一艘纯粹的传统大帆船了,现在的帆船,至少也是装了200匹马力引擎的机帆船。”许路说,那一刻他眼睛一亮,心都快跳出来了。

金华兴号全长27米,船龄连船长汤裕权都说不清楚。刘宁生和许路从船体主要部件的腐朽状况判断,金华兴号船龄至少有80 ~ 100年,在相当大程度上保留着中国古帆船的制造技术,比如,连滑轮和绞车都是纯木制作的。

这艘船被刘宁生、许路等人从里到外研究了不止一遍,但他们心目中的古帆船显然不是渔船,而是朝廷官船“册封舟”。中国古代帆船种类庞杂,古籍中记载最多的就是“册封舟”。

从明初到清朝的300多年里,朝廷派出的使节从北京出发,在沿海港口乘“册封舟”往返琉球,见诸记载达20多次。已故上海交大科学史教授、中国船史研究会前会长辛元欧也支持复原“册封舟”,他认为,把“册封舟”研究透了,中国古代造船史就研究透了。

明代“册封舟”无图可寻,清朝的“册封舟”图样可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冠倬所著的《中国古船图谱》一书中查到。不过“册封舟”的技术资料付之厥如,刘宁生和许路能够参考的资料主要是明朝嘉靖年间南京官船厂工部营缮司主事沈子由所著的《南船记》,但书里记录的都是江船图形以及相当于施工预算的工料单,没有用于远洋航行的“册封舟”的具体数据。

2006年1月,许路和王杨画出了形似枣核的“册封舟”图样,多方商议之后刘宁生拍板认可。

但手头资料不足,复原进展艰难。好在寻找“册封舟”资料的同时,刘宁生、许路也在寻找其他古籍。2006年初,老刘在台湾找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钦定福建外海战船则例》残本,只有前半本。无巧不成书,许路在南京大学图书馆也找到了这本书的残本,只有后半本。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三种福建外海战船的工料单,分别是“赶缯船”、“哨船”、“双篷船”。其中“赶缯船”有17种,最大的一种也只有25米长。不过当时刘宁生已经做好了最小的“册封舟”——30米长的古帆船的预算,虽然大家对小号战船的复原可行性更加有把握,但谁也不好轻易开口颠覆老刘倾心已久的“册封舟”计划。

30米长的“册封舟”,仅造船费就需要200万元人民币,加上航海费用还要更多,负责募集资金的刘宁生举步维艰,时间一天一天过去。

2006年9月,几个人在厦门大学海滨租了一处三间卧室的公寓房,吃住都在一起,整天研究,整天犯愁,“基地”被悲观情绪笼罩着。许路和黄剑私下商量,老前辈都能把舢板摇到新加坡,咱们就不能造个小点的帆船吗?如果造条15米长的帆船,几十万元就够了……

有一天,老刘突然说,其实小帆船也一样能够越洋。

许路快乐地说,解码古籍记录的模型都制出来了,15米的“赶缯船”。

老刘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船上不装机器,船体不贴任何商业标志!

接下来就简单了,许路把三种“赶缯船”的工料单分门别类——船体结构、推进系统(桅杆、帆)、定向系统(舵、船头橹)、靠泊系统(锚)、船体装饰——解读成白话文,分别交到了6位能够制造木帆船的老师傅手上。这6位老师傅,是他在福建沿海往复上万公里寻找到的仅有的12位老师傅中的佼佼者。6个人交回了4张图,其中画得最精细的是晋江市深沪镇的老师傅陈芳财,不过谁也也不敢断言,陈师傅的船图与真实的“赶缯船”完全吻合。

刚好,2006年11月,许路又从境外图书馆找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出版的《闽省水师各标镇协营战哨船只图说》,“赶缯船”的图形也有了。

德意志博物馆一位叫乔布斯特的研究人员感其诚恳,提供了一幅书中的赶缯船插图——船头开口,便于下碇及瞭望;船楼在后,靠近船尾;炮孔前二后一……这与许路发现的民间手抄本中“赶缯船”的图形基本一致,与柏林民族博物馆藏的一幅17世纪鹿皮纸画上的福船也一致。

诸多证据显示,陈师傅画的就是一艘如假包换的“赶缯船”。回忆起与刘宁生打交道的这几年,陈芳财小心翼翼地压制着某种不愉快:“他们从南京和台湾找来那本书,我看了好几遍才懂了四成。2006年10月,我又找了几个老师傅一起研究,也才懂了不到八成。”

2007年元旦,刘宁生、许路等5个人,带着造船合同来到陈芳财家。陈芳财的描述是这样的:“上午7点半到我家,吃完午饭还不走。下午他们问我为什么不接这单活儿?我说:‘假如我造错了,在晋江没关系,错到美国怎么办?一个人卖掉中国,可以吗?!’他们又给我看了一盘录像带,讲的是他们3年里找造船师傅的经历。晚上7点多他们还不走,我实在不忍心了,就签了这条15.6米帆船的合同。”

签约时,陈芳财制作的一米长的“赶缯船”模型正在上龙骨,在场的每个人都在龙骨上敲了钉子以示庆贺。60岁的陈师傅也很感慨,已经三四十年没造木帆船了,还以为自己的手艺早就废了,没想到还有今天。

黄道吉日选定了。开工日凌晨4点,陈芳财拿着斧头,神情肃穆地绕着龙骨转圈,口中念念有词:“得财得利得天时,顺风顺水顺人意……”

造船地点离陈家不远,就在海边,师傅们搭好木架子,建了一堵防风墙,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

纪录片制作人黄剑很喜欢造船工地的情调,“一只鸡走过来,一只狗走过来,古船的胚胎肯定就是这样的,是乡土味而不是工厂味”。

陈师傅带着5个人,从福建各个木材厂找来木料做齐上万块部件,60%是硬木,其余是轻韧木——杉木,还有一些进口木料。

龙骨是一种名为“希腊”的木料,樟木做肋骨、隔舱板、舵……杉木主要用来制作船与海水的接触部分,比如甲板、舷板、舱房。桅杆所需柔韧度较高,用的也是杉木。

造船的程序,先铺龙骨后肋骨,然后是水底板、边舷板、甲板、桅杆、舵……这套程序,小学毕业后就在造船厂当过木匠、画过图的陈师傅轻车熟路。欧洲古代造船,要对材料进行很多加工合成,每个材料都像“标准件”。而陈师傅造船就像做根雕,尽量利用材料本身的形状,尽量减少加工与合成。

船体木板之间需要“缝”,这是防止漏水的最重要工序,方法是把生桐油加热到200摄氏度左右,掺杂海蛎壳烧制的石灰,用旧鱼网的麻线把缝隙堵住。

造船过程中,有几件事让陈师傅耿耿于怀,乃至交了船之后还说:“我造完了船也没全弄懂!”比如,他用螺栓连接龙骨和底扳,螺栓都已经上好了,可刘宁生和许路非要换成方钉,也就是把四棱的长铁钉打弯,用来勾住龙骨和地板。陈师傅想用钢筋混凝土做成10吨压舱物,这样的压舱物遇风浪不会乱动,还可以增加船底的防漏性能。可刘宁生和许路非要用石头做压舱物。

“我敢担保这艘船可以横渡台湾海峡,可以去钓鱼岛赶马面豚汛,至于横渡太平洋……我不知道,我不保证,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陈师傅说,麻烦事太多了,开始造船时他的体重是178斤,现在是147斤。

刘宁生说:“既然要复原,就不能仅仅装装样子。陈师傅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我做过环航,心里有谱,这艘船肯定行。”

就这样,造船的说自己造的是危险品,订船的人说这船就是好,双方争执不下乃至红了脸。陈师傅担心的不仅仅是上述问题,他还提出了书面警告:舵有安全隐患。现代帆船的舵都用“嘴扣”封住,操作轻便,不会移位;而太平公主号的舵是古式摇摆舵,用两条绕过船腹的绳子(勒肚)固定在船尾中部,绳索一旦在航行中断掉,操作将非常困难。

对陈师傅的呼吁,刘宁生表示感谢并说明:“不幸会发生在任何时间,谁都不是旁观者。”

刘宁生指着下巴右侧的一道伤痕说,自己22岁就懂得这个道理,那年他骑摩托车撞到了铁闸门上,右下唇当时就豁开了,再差3厘米右眼就没了。“所以我不会蛮干,而是了解自然,尊重规律之后才去做。”他说。

船造好了,伙伴们雇人在通向大海的斜坡上摆好涂着桐油的原木,帆船静悄悄地滑到了水中。涨潮时孤独地漂在水中央,落潮时孤独地坐在沙滩上。当地人看门道,一看太平公主号的船眼向前看,就知道这不是渔船——渔船的船眼是下面的。可他们都说这艘帆船太方了,像个鞋盒子,对其速度深表怀疑。外来人看热闹,船体黑白红三色,前中后三根桅杆驾着三面帆,外白内红的炮窗,看起来很酷。

1月27日晚,深沪镇北风呼啸,海边飞沙走石,海水如白雪翻腾。刘宁生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沙滩跋涉到太平公主号身边:明天就要试航了,这一晚他要住在船上。

跟着刘宁生爬上了甲板,船上漆黑一片,只有木头味和海水味是清晰的,桅杆像一束烟柱,向天顶飘去。黑暗中老刘告诉我,太平公主号宽4.5米,跟现代船比起来确实太方了,就连中国最后一艘木帆船“金华兴号”都已明显受到现代船形影响,尾部浑圆,船头尖翘。所以太平公主号速度不容乐观,也就是4、5节吧。

而现代西式帆船,最快速度可达20节。

“我们本意就是复原古帆船,而不是追求速度,可以说,太平公主号的复原率达到了90%以上。”借着手电的微光,老刘走到船舱旁,“古代的船绳是麻绳、棕绳、竹绳,还有女人头发编的绳子,这都找不到了,我们用现代的绳子。另外古代的帆形是方的,我们的帆有点像刀形。古代的帆布有白棉布,还有蔑帆,这些也找不到了,现在我们用的是机织白布,在薯榔浆里泡过,这样帆就变成了绛红色,防晒防水。”

除了船体本身的细节部分没有完全复原以外,卫星电话、瓦斯炉、发电机显然不是古代物件,老刘对此并不否认,他还补充道,我们这些人也不是古代的。

风吹得人浑身缩起来,干站着也会觉得浑身的肌肉都在劳作。老刘爬进了面积仅有一张单人床大小,高度仅能容人坐起身来的一间船舱里,裹着睡袋道了声晚安。但愿明天风不大也不小,浪不高也不低,老天保佑吧,让这位肩负着和平交流使命的优雅战船有一个卓越的处女航,就像她的名字——“太平公主”。

拂晓,多云无风,树叶纹丝不动,天公作美。夜宿船上的老刘早就穿戴整齐,许路、黄剑、王杨、李金华,还有几位有木帆船驾驶经验的当地老人陆续走过沙滩爬到船上。

这天是农历二十一,下午4点多满潮。1月28日上午11点1刻,浅浅的台湾海峡里泛起的浪花撩到了船体,处女航前船与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天体在引潮,人们在做最后的准备。70多岁的陈代雄蹲在尾舵上方,用斧头修着挡板的槽口。60多岁的陈成加赤着脚在中帆的帆搭上跳来跳去,整理缭绳。60多岁的杨象比比划划,用闽南话跟老刘商量着什么……会操作木帆船的只有这些老人了,而且他们也至少有20年没见过传统的木帆船了。

11点半,后帆升起,海水渐渐漫上来,很快就淹没了沙滩,淹没了我们的脚印。

正午12点41分,阳光从云缝中刺下来,把桅杆照得像一根亮晶晶的盐柱。甲板难以察觉地晃了一下,帆船被潮水轻轻托起,众人惊叹一声:船活了!它的动作缓慢而沉着。老刘满意地在甲板上转了个圈,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6位壮汉来到绞车旁,喊着号子升起了中帆,海鸥飞鸣而来助兴。绛红色的帆升起来了,就像一块生锈的铁皮正在被拉直。

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许路带着年轻的伙伴们点燃香火,合掌许愿。这一刻终于来了,下午1点50分,起锚! 10个男人拔河一样,喊着号子拉起锚绳。在一艘机动船的拖曳下,“太平公主”驶过暗礁,扬帆入海。

海上风浪刚好适合试航,放眼望去,一片蔚蓝,脚下起伏不大。站在船尾的陈代雄稳重得像个阴谋家,开始他一直盯着海面,等他抬起头来下令升满中帆,大家都明白,暗礁已经过去了。帆升满了,船速明显加快,稍稍有种过山车的感觉。陈代雄开始试舵,往右推时无法满舵。刘宁生没有沉浸在任何一项工作中,但所有工作都要插手试试,比任何人都忙,掌舵这样的大事岂能不管?他赶紧登上船尾仔细观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舵右转不灵,大概是勒肚索太紧了,不过老刘欣慰地说:“比我想象得好操作。”不仅如此,“航行性能也比我想象得好!预计航速是4到5节,实际上是6到7节,抗浪性能也不错。”

只是前帆和中帆都长了点,升满了之后两面帆会打架。木制绞车、绞棒有点发涩,需要上蜡。一个多小时,问题基本摸清楚了,天也下起毛毛雨来,返航,太平公主号处女航圆满结束。

回到“基地”,太平公主号迅速解决了试航中发现的问题——前帆裁掉半米,中帆裁掉将近一米,重新绑帆。升帆系统、滑轮、绞车都重新加固了,换掉了所有木制杠杆。不用说,舵也调整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最重要的举措,是把“金华兴号”船长汤裕权请到了船上。此前汤家已把“金华兴号”卖到了珠海,汤裕权尝试着开始陆地生活,结果憋得半死,听说有机会扬帆渡洋,二话不说就兴冲冲入伙了。

这似乎说明,面对中国古式帆船,老刘确实如他自己所言——尊重规律,不能蛮干。太平公主号能够航行,需要船员8 ~ 12人,全都没有操作经验怎么行呢?汤裕权虽然没有横渡太平洋或环球航海的经历,但却有着20年的木帆船经验。

晋江深沪湾,太平公主号诞生地,就是过去汤家世代过着讨海生活的地方。附近的海边有座香火缭绕的神龛,龛里龛外全是阴森森的白骨。当地渔民告诉我,不论是鱼骨还是人骨,任何骨头都不能留在船上,带回陆地也不能乱扔,一定要放到这里烧香祭拜。他们说,因为我们是讨海的。

刘宁生们梦想的海洋生活显然要比这样的画面浪漫许多。“麻烦都在岸上,不在海里。”老刘说,他最渴望的生活就是整天在海上漂着,不需要手表,不用接电话,可以仰面发呆,在距地表3000米高处游泳。大海深处有会跳草裙舞的姑娘,还有浑身黏液、腥得要命、动辄飞到船上、撞到手里的银色飞鱼……

这是一群属于海洋的中国人。循着中国古代航海者的轨迹,驾驭着古代帆船,他们也许将重新找回这个古老文明驰骋海上的蓝色梦想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9-04 17:53

Watch Watch Watch !!!

http://6.cn/watch/4862559.html

http://6.cn/p/aKd1Szs/zty2onlojR_oWQ.swf">

src="http://6.cn/p/aKd1Szs/zty2onlojR_oWQ.swf" width="480" height="385"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wmode="window"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23) Greeting from Naha, Okinawa, Japan - 2008 July 1.

Getting online and exchange money in Japan is a real difficult thing, even more difficult than the voyage.

We arrived Naha out sea on 29/6 night and we stay out there, and reached Naha habour on 30/6...

Well, the 5 days from Taiwan to Japan is not feeling good as my stomach keep swelling..... so poor. But now is OK.

Time is short here in the internet cafe and is also expensive, have to go now.

Best Wishes

(24) Where am i ? 2008 july 26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圖片

網誌日期:2009-04-03 17:13

This is a GPS tracking system Click on the Link and you can see exactly where I am during the voyage.

http://share.findmespot.com/shared/faces/viewspots.jsp?&glId=0m9SPnQlDcOmdcU57Nqs0z1BChkPIixQB

(25) Sailing from Japan to N. America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14

Sailing from Japan to N. America

Share

07 October 2008 at 20:00 | Edit Note | Delete

It is a 69 days voyage and we experienced all good and bad weather, and finally the god take us to a peaceful small town of Eureka (it is a Greek word mean "you found it")

We left Shirahama of Japan on 28 July 2008 and heading northeast, climbing up to 40' N and then change to straight east to cross the ocean. This leg is planned 60-70 days and we prepared 90 days of food from Japan, with ~3 tonnes of fresh water.

Everything sounds good and we sailed out from Japan happily. But once we commenced sailing, we have bad weather every 3-4 days and almost over 50% of time the boat is rocking and rolling seriously (~30 degree) and wave splashing strongly; while we sail further east,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 gradually and all of us need to wear nearly all clothes that have prepared.

We all know it will be a hard trip, and it does, very very hard. All fresh food was done and only can food left, we have can food for a long time.....and since the wind is usually strong (~25-30 kts), the meal cool very very quickly and there are always wave splash onto the deck, our mean always mixed with sea water......

One thing have to mention that since the boat is a Chinese Junk replica, all compartments under the deck are used for storage and 8 very vrey small bunks are for sleeping. All other activities need to do on deck, under direct exposure to every kind of weather.

Sometime the wave is so high that it just like a wall of ~7-10 m high, and hit our boat... and at 16 Sep 2008 1330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2008 1330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Japan time, at around N40' and W155" we hit by a huge side wave and water splashed from the port side. the main deck submerge into the water and half of the mail sail go into the water, the boat heel to the port side at ~60 degree.

It was not my watch and I was just finish writing diary inside the bunk, what I felt was the boat usually keep rocking and rolling, we already get used to it , but suddenly there is a big ssound , which like the sound of a waterfall, then the boat heel and everything stopped....

It was already terrible and i yelled to my teammate in the next bunk to run to the deck, we saw other crews are using buckets to belling out water...... scary..................

The scene keeps for ~30 seconds to 1 minutes........... short... but longest.......

And in mid Sep, we almost consume all our propane gas , and then slow down our consumption for the gas that we only use that for the 3 meal... that mean no hot water supply in cold, wet, windy weather...........

We also passed through by 2-3 tropical storm with wind from 45 kts to ~70 kts, and we have recorded our highest boat speed at 17.6 kts download.... cool...

Also,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 we have changed our course from Vancouver to San francisco at 26 Sep, and the other tropical storm take us to here, Eureka, which we deserved to ... Peoples and the place are so nice...

Talking about the happy things, we caught lots of squid and mahe mahe, their taste is really good....and when the weather is fine, we do have a very good time to play chess onboard, writing diary, do anything as we wish...

We have a very very very good life in Eureka, peoples treat us so good that we have too many reason not to leave..........

Time is short, a few hours later we will sail, and there are still a lot to share, lets do it next time.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5-12 08:40

——专访此次活动的总策划、福建省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理事长许路

□早报记者张景

▲船员与海浪搏击

荨太平公主号抵达美国旧金山(本版图片均由Andrew提供)

再造一艘福船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一位英国探险家曾数度来中国考察,最后选定在厦门复造一艘连铁钉都不用的最原始的福船,欲从香港开回伦敦。可是,世事难料,英国人的计划最终没有实现。而许路走遍福建海岸线,也再没看到儿时梦境中的那些大帆船。

于是,许路萌发了这样的想法———再造一艘福船。

提起对福船(指福建船)的倾情,许路告诉记者,儿子总问他为什么想造大帆船?这是因为儿子从未有机会见过许路小时候在厦门港外看见的重重帆影。

在许路刚读小学的时候,一些来自福建诏安老家的大帆船时常停靠在厦门和平码头和海滨码头。父亲上船为船工看病,泡茶下棋,许路则在船上上蹿下跳,拣拾货舱散落的一点花生。

这正是福船给他的最贴切的记忆。恰恰是这种记忆,成了他创意的灵感之源。

许路说,自己现在会这样猜想,小时候看到过的那些帆船,极有可能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后一批福船”。有了想法,许路就着手去实现。

寻找造船师傅

他开始寻找两大条件:福建船图样和造船师傅。

寻访民间造船高手的过程是曲折的。行话说“一澳头师傅造一澳头船”,在福建各地,许路总能得到一些消息,找到一些相关的人,那些造船师傅就像武侠小说描写的绝世高手一样,隐没在市井街头。最终,闽侯方诗建,泉港黄文同,惠安洪志刚,晋江陈荣谅、陈芳财,龙海郑俩招、郑水土,东山孔炳煌、许锡辉,诏安林瑞池、林金元等造船高人最终显出真容。

2007年,许路与晋江深沪的造船高手陈芳财师傅签下了造船施工合同。

然而,造船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许多超出技术范畴的问题,虽都在许路的意料之内但是却带来了几乎超出承受的压力。除夕之夜,许路曾独自留在深沪渔村,“一瓶老酒几束烟花”,陪着他迎接新的一年。

因浪漫而得名福船下水的时刻终于到来。在国际上大部分的帆船一般都是以女性的名字来命名,而出自船员们浪漫情怀,许路给这艘复原船取名“太平公主号”,希望带来优雅和高贵的感觉,也祈求吉祥平安一帆风顺。

福船正式下水时,许路专门让师傅按《天工开物》的记载复原制作了一结立式木制绞车,粉饰一新的赶缯战船在木板铺就的滑道上一寸寸地被拔动。看着一簇簇被船激起的水,许路激动了。

2008年10月,当这艘赶缯复原船“太平公主号”被人开往北太平洋航行时,许路却留在了岸上。他说,自己的福船寻梦之旅走过了整整五年,当“故事”结束时,自己还得回去继续原来的生活。

“我们都走在路上,总有一些梦想让我像牛一样耕作,乐此不疲,好像我的中国帆船梦。”许路的笔下,写了此般如诗句子。航行三重意义:纪录文化探索之旅

据介绍,此次航行被赋予了三重意义:

1.世界纪录之旅。全球首度驾驶无动力中国帆船往返美洲,这将会是沉寂600年的中国海上探险活动,再次活耀于世界舞台。

2.文化复兴之旅。复原中国传统的造船术与航海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文化曾有过的光荣历史,太平公主号将会复原中国传统造船术与航海术,将中国帆船的魅力与科技呈现在世人面前。

3.发现探索之旅。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这是个富有争议性的考古议题。但近年来在美国西海岸海底下寻找到十余只中国传统石碇(中国古代的锚),进一步证实中国古人有能力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太平公主号是利用科学实证法来证明600年前或更早时期的中国人就有能力横渡大洋,到达美洲再返回中国。

“太平公主号”档案

由泉州深沪镇金屿村老船工陈芳财建模督造的“太平洋号”无动力帆船,是根据古法明代战船复原仿造,由杉木、樟木建成。

船长15.76米,船身最宽处4.5米,甲板长13.13米、龙骨长11.44米、主桅杆长度15米、吃水1.5米、排水量25吨。

2004年,船长刘宁生与王杨偶然相识。同年下半年,几个人凑在一起,正式发起了这项横渡太平洋的航海活动。

2005年,船员们精确分工调查福建沿海航海资料,并搜集有关在太平洋上航行的数据、资料。

2006年初,开始着手准备建造“太平公主号”。

2007年1月初,在泉州晋江深沪港建造。

2007年10月,“太平公主号”在深沪湾顺利下水。

2008年2月中旬,成功地以风为动力驶到了厦门。

2008年4月13日,“太平公主号”从厦门五缘湾扬帆起航,5天后抵达香港,并在港驻留近两个月,停在卜公码头接受参观,成了香港海事博物馆推出的古代帆船特展的主角。

2008年6月7日,“太平公主号”离开香港,4天后抵达台湾基隆碧砂港。

2008年6月15日,从台湾出发前往日本,25日抵达琉球半岛。这期间,“太平公主号”访问了琉球半岛、冲绳、尼美大岛,停留一个月。

2008年7月28日,“太平公主号”从日本启程,横渡北太平洋,历经两个多月,于10月4日抵达美国西岸城市Eureka。2008年10月9日,抵达旧金山,在美国停留半个多月。

2008年11月9日,稍作休整后,“太平公主号”返航,预计明年4月将途经台湾返回厦门。

技术揭秘:

古老帆船配备现代仪器

“太平洋公主号”完全根据明朝战船形式仿制,所有用料都采用木头与竹子等天然材料造成,惟一先进的设备,是在船上安装了两块太阳能储电板,供应卫星导航器(GPS)、雷达警告发射器和气象传真接受器,而船尾也有一台小型引擎。船员赵秀明解释,帆船动力主要是靠风力,在浓雾及黑漆一片的海面上航行非常危险,其他大轮船根本看不到这艘小木船。当“太平洋号”在香港首站停留时,香港阿巴典船会赠送了一套雷达发射器,这套仪器可发射雷达波,向附近大轮船发讯号,避免接近或碰撞。另一项重要的仪器是气象传真接受器,气象的预测对任何航海都有重大影响,赵秀明表示,每天都要多次接收气象预测的传真,可以知道暴风的准确地点,有时要偏航避开。此外,GPS是现时最普遍的导航仪,可协助依照准确方向航行。

上述仪器都要依靠电力,而小引擎只是用作停岸或起航时之用。(老谢)

(注:本文根据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03240743文章整理,作者老谢看到报纸后请与我们联系,以便奉寄稿酬。)

source : http://news.qzwb.com/dzb/dzb_zb/content/2008-11/28/content_2964740.htm

(26) 太平公主號徵募船員 2008 Nov 1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20

01 November 2008 at 03:55 | Edit Note | Delete

記者關文傑

舊金山30日報導

從太平洋另一端飄洋過海的仿古帆船「太平公主號」,原定本周末啟航南下,但因氣候和水流關係,將在舊金山再逗留一個星期,僑胞市民有更多機會上船參觀,開放時間由早上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太平公主號」連船長共有8名船員。船長劉寧生指出,離開家鄉已三個多月,一些船員因家中有急事或想念女朋友離開。中國的李金華和王楊及香港的馮應佳已離船,「太平公主號」現招募至少兩名船員,從舊金山出發,經聖地牙哥、夏威夷、塞班島、沖繩島、台灣到香港。劉寧生表示,這是難得的機會,歡迎有志者加入,有醫療專長和航海背景者優先。

有意參加這艘古帆船的回程航行者,可向船長劉寧生或船員趙秀英查詢,電話:415-368-2785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415-368-2785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或親到Jefferson街與Hyde街的舊金山港口海事博物館Hyde Street Pier碼頭,直接登上「太平公主號」詢問。

2008-10-31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sf-news.php?nt_seq_id=1796394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23

Share

01 November 2008 at 04:06 | Edit Note | Delete

記者關文傑

舊金山30日報導

「太平公主號」自10月9日抵達舊金山後,停泊在舊金山港口海事博物館期間,每天吸引不少各界人士到訪。海事博物館稱,從來沒有那麼多華人前來參現,在「太平公主號」停泊期間,華人參觀人數打破紀錄。

船員趙秀英表示,世界日報上周報導船上需要「AIS」自動船位辨認系統,北加州中國大專校友會前會長廖玲媛及多名好友即捐贈該儀器。「AIS」主要功能是發出信號,讓其他船隻知道「太平公主號」的去向,同時「太平公主號」也可辨認其他船的位置和方向。該儀器目前正等待工程人員安裝。

「太平公主號」橫渡太平洋時,主要靠天上的星和一台衛星導航儀(GPS),GPS可以顯示海面圖。但趙秀英說,該GPS有時失靈,日前有華人登船參觀,知道GPS出現問題,他們原來在舊金山經營一間衛星導航研究公司,並答應幫忙修理。

設在舊金山普西迪奧(Presidio)的「E-Ride」衛星導航公司品質管理經理鄭秉鈞表示,他初中時的同學曾上船參觀,知道「太平公主號」的GPS有問題,便立即通知他。經鄭秉鈞初步驗查,認為問題不在GPS本身,可能是手提電腦之間的連接問題,同時GPS的軟件也需更新。鄭秉鈞說,這是舉手之勞,希望「太平公主號」在儀器的協助下安全返回太平洋另一端。

30日雖然下雨,但不減前來參觀「太平公主號」民眾的興緻。僑胞侯坤棟已多次探望船員,當天還帶了一些紀念品贈送每位船員,包括罕有的二元鈔票和美國立國100周年25仙硬幣。他說:「就當是美國的土產。」

「太平公主號」預計在11月中從聖地牙哥向西啟航,12月中到夏威夷,明年1月初開始橫越太平洋。

2008-10-31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sf-news.php?nt_seq_id=1796393

[E-Ride」衛星導航公司品質管理經理鄭秉鈞(中)仗義為「太平公主號」修理衛星導航儀。右為船長劉寧生,左為船員趙秀英。

僑胞侯坤棟(前排右二)向「太平公主號」船員贈送珍藏。

(@) 贝壳和他们的太平公主号.

網誌日期:2009-07-22 09:30

贝壳和他们的太平公主号

s2006-12-27 09:50

贝壳和台湾航海家刘宁生先生正在厦门海域紧锣密鼓准备“太平公主号”国际航海计划,一艘远道来自中国的中式传统帆船,将改变国际传统帆船比赛不见中国帆影的历史。

见到贝壳时是在厦门环岛路边的五缘湾。

不去机场亲自接你了,司机会举着写着你名字的标牌在国内到达处等候你,在码头见面吧,下午还有sailing。就这样一出厦门机场就被送到了顽石航海俱乐部码头,眼中出现的四条帆船但却不见人影。正好手机短信问:到了吗?“在岸上。”我回复说。

于是马上就看到帆船上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向岸上招手:下来吧!

沿着蓝色的浮动码头走过去,“我是贝壳”,眼前这个戴着帽子一身航海休闲装的瘦瘦高高的男生说。“太平公主”,我介绍自己说。两个人站在摇摇晃晃的浮动码头上哈哈大笑,网友见面会啊还是考察访问?兼而有之啊。初见,没想到贝壳是如此豪放如此幽默如此阳光的一个小伙子,不仅是他自称、他的团队成员和朋友们都称他为“贝壳”,贝壳,是个网名,他本人其实是厦门顽石航海俱乐部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我们与五缘湾项目组合署办公,岸上就是太平公主号的建造工厂,今天晚宴你可以稍稍体验一下我们的sailing学员party,明天就可以见到太平公主号的主创人员也是我的老师和拍档刘宁生老师一行。

由贝壳安排在travellers’home见到了被未曾谋面但仰慕了两年之久刘宁生老先生。刘老先生1947年出生于台湾,台北帆船协会理事长。1992年以9米长帆船“福龙号”创造中国人首次以中型帆船双人横渡太平洋的记录,1998年至2001年以双桅帆船跨世纪号进行“2001希望之旅——跨世纪航行”,以二年五个月的时间完成多人操作帆船向西航行环航世界一周,航程27,124海浬。现致力于帆船教学及推广海洋教育,著有《帆船理论与实务》、《我的环球航海之梦》。1990年至2001年,刘宁生以现代帆船的环球航行以及在世界各水域的航行实践,建立了太平公主号计划执行的可行性。2003年至2006年,刘宁生、许路、李金华、黄剑等多次在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舟山等中国传统福船建造地开展实地调察,结合在境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的资料研究,从船型、法式、材料、工艺等方面取得复原建造所需的历史依据和建造技术资源。目前太平公主号复原船的龙骨正式铺设,以四个月的时间完成建造,同时完成培训航员等开航前准备工作。2007年5月太平公主号将开航参加具有百年历史的第44届洛杉矶——夏威夷横渡太平洋国际帆船赛,向世人展示中国科技与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推动中国帆船纳入国际帆船运动项目的进程,将用60天时间完成全程约4500海里的横渡太平航航行。太平公主号采用福建传统造船法式复原建造一艘明清时代的中式快速帆船,沿北太平洋黑潮海流航行到美国西岸,验证古代中国人发现美洲的航路与史实。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传统帆船体育比赛有德国基尔帆船节、罗斯托克帆船节和横渡太平洋、横渡大西洋国际帆船赛,这些赛事大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遗憾的是中国帆船在此之前从来未参加过比赛。

贝壳,是我两年之前因为做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的策划推广google资料时被我从散落的网络资讯中大浪淘沙挖掘出来的,因为都从事与海洋或游艇帆船相关的行业,所以一直保持在线联系,项目沟通礼尚往来,这位厦门顽石航海俱乐部的总裁,中国海帆船拉力赛、环台湾帆船航行、西沙群岛J24探险航行、环海南岛帆船拉力赛、“关爱自然”越野挑战赛、海上马拉松环岛大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深港帆船拉力赛、厦门-香港大帆船拉力赛……一系列的项目在他的机构里得以完美地创意执行。

你为什么给自己命名叫贝壳啊?我有些不解地问。

贝壳--在海洋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如同我的性格,自然,智慧,阳光,阳刚。他说。

太符合他给自己的定义了,与贝壳团队两天的交游,所到之处充满了幽默和笑声,他的航海团队,从刘宁生老师到五缘湾项目的陈总,从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的杨总到法拉利跑车的吴总,甚至在他帮我预订的家庭旅馆与主人共同的聊天和航海体验的招待酒会,无不谈笑风生滋滋有味,所有在场的人无不被他的阳光派影响着感召着,他最爱用的象声词是“嗷嗷叫”,在他的嘴里“嗷嗷叫”是用来表示所有程度很强烈的通用象声词和副词。“四十岁之前成就我的老师们的事业计划,四十岁之后开始自己的创业计划,因为老师们年纪大了时日不久,而我们还年轻,我们有理由在年轻的时候帮助那些曾经帮助我们的良师益友实现人生梦想……何况,太平公主号是刘宁生老师、老船长与我们团队所有人共同的梦想……”

好象年少时经常翻阅的杂志有类似“艺海拾贝”,突然想起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对贝壳的印象,我觉得自己像个星探,贝壳,正是我在两年前放眼中国滨海开始进行中国游艇经济初始思考之时在漫长的中国海岸线摸索之时,或偶然或必然打捞到捡拾起的一只闪着光亮的珠宝,没想到这颗珠宝的思想深处还散发着那么至率至真的光辉。

“一生只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铭刻于湖边顽石之上的校训这样说。

张闻素20061227北京

source : http://hi.baidu.com/susuzhang/blog/item/7cc00df36a9104cb0b46e04e.html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25

蓝天使拜访太平公主

Share

04 November 2008 at 09:54 | Edit Note | Delete

文/聂崇彬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都说懒人有懒福,我和芸旎就是一例﹗因为我们俩都是热衷在家里晃悠的人,也不大关心时势和新闻﹗今天我们俩在大姐大的吩咐下,由她老公开车带我们去旧金山看有台湾来的「太平公主号」号。这只船可是最近的大新闻呢,这结合台湾、香港、中国两岸三地心力与智慧建造的中华古帆船「太平公主号」,由台湾基隆碧砂渔港启程,踏上横渡太平洋之旅。沿途经过琉球那霸、日本横滨、加拿大温哥华、美国西雅图,最后抵达了旧金山。全程101天,重显六百年前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依照先人的智慧,利用风帆进行世界首度无动力中华帆船往返美洲的世界纪录。

当我们在中途先饱吃了一顿香港风味的午餐后来到旧金山码头,发现今天居然是一年一度的“蓝天使”特技飞行,哇,在中国古帆船上看国空军表演,真是巧得厉害,令人兴奋,要知道,如果专程来看,我们这些懒人也未必有行动,因为怕塞车,怕人多。

熱身賽而已

也是熱身賽

藍天使來啦

上了船,听说他们九十天不能靠岸,每天都在波涛汹涌得大海上起伏, 我和芸旎连连摇头﹗因为我们俩站上码头,都觉得有点晕呼,因为那码头是活动的。然后我们抬头瞧瞧在天上翻跟斗的飞机,我们更怕,咳,船又不能开,飞机更不会开啦,突然我惊喜的大叫︰我们不是太差耶,芸旎忙问︰怎么说?我说,至少我们还会开车耶﹗﹗﹗

穿上太平公主號戰衣,假裝搖一下櫓都要得啦,但這個背景是我發現的,背後有三藩市的地標,足可以証明太平號是到達了,隨後每個人都在這個位置上留影,冒充是船上的一員。

当然有关这次参观的详情,内容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一对情侣在扬帆远洋的故事﹗暂时不能透露,因为不想被起诉媒体泄露罪,但是可以透露一个小插曲,我在船上碰到了香港老乡,一个热衷于航海的帆船爱好者﹗他在香港在听「太平公主号」宣传时,好奇地询问是否可以跟船,居然被答应了,结果他在一星期内辞工,告别年迈双亲和未婚妻,依然踏上了这为期一年的小帆船的冒险旅行。我决定在新年回香港是会去找他的未婚妻,以表示慰问和敬意。他问我,那你会对我女朋友说什么?我说要她放心, 我看见你在旧金山很好,和一个金发女郎在酒吧﹗芸旎也说,,有一个电影描写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一人出海,每到一个港口,他的女朋友就会在港口等他,太浪漫了!把我那个香港老乡嚇得拚命摇头说︰你们如果对我女朋友说这些,那我就完啦﹗

香港好漢冯應佳此時最想吃的就是香港奶茶,芸旎不準他去買袋裝奶茶,還告訴了他有關毒奶粉的事,這麼大的事他在海上當然不知道啦,我則教他去唐人街去喝個夠

“蓝天使”表演烟幕

在看到“蓝天使”表演烟幕的时候,我又多嘴告诉芸旎,我的清华同事结婚的时候,她老公居然浪漫到请飞机在天上画了一个心形表示爱意,我们又是一声长叹,因为我们俩的老公,无论是黑毛还是黄毛,都不可能作这等事,正说着,突然在天上,在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心形,而且还带着丘彼得的剑呢,芸旎说过她不喜欢穿制服的人,但我发誓,如果那飞机师真是为了我而表演的, 那我非得改嫁不可﹗

奇蹟出現了,丘比得和愛心劍

“蓝天使”特技飞行在旧金山表演的最绝一招,是在金们桥下穿过,当我们还陶醉在爱心的烟幕中时,大姐大老公大叫,你们看到没有飞机在桥下穿过了,我一点没有惊意,因为这些照片早就有人拍过,我今天可拍了一张绝无仅有的绝照,“蓝天使”在中国古帆船上挂得黄龙旗下飞过,当然,不能在这儿登出,因为我准备申请普利兹新闻奖呢﹗

回家途中,為了躲避離開得長龍,芸旎慰勞司機大哥,請了在日本城吃日本餐,大姐大和我作陪﹗經歷了酒足飯飽,視覺享受,精神富足的一天,才發現,世界真的很美好﹗

http://wenxinshe.zhongwenlink.com/home/blog_read.asp?id=2217&blogid=30454

引用 編輯 刪除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27

Mss Zhen 个人日记, thanks !!

Share

07 November 2008 at 05:57 | Edit Note | Delete

太平公主号 2008年10月25日 分类:个人日记

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38894753/blog/1224911587

早几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来自“太平公主号”的其中4位船员。在他们的邀请下,第二天,我们带了港式点心参观了现正停泊在旧金山的“太平公主号”,在他们的介绍,认识了其他的4位船员。真的很佩服他们!很想跟他们交个朋友。香港籍船员冯应佳昨天跟其他三位船员来到我公司,要定一张单程机票由旧金山飞回香港了。听说因为家里发生事情,他必须马上回去.即使觉得很可惜。很不舍。我还是帮冯先生定好了机票。在跟他聊天的一个小时里。对他的整个行程又加深了了解。冯先生,香港公民,当太平公主号由厦门出发。停留在香港的时候,他是第一时间跑去参观。当时冯先生问船长可不可以跟他们同行。谁知道船长一句“行”。哈哈。就这样,冯先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辞去工作。告别家人与女朋友踏上了漫长旅程,虽然有帆船航海经验,但从未经历如此强烈的风浪,他说:启航后的一段短日子,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当船出到公海。进入太平洋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害怕了。因为巨浪打上两船舷内,船上的杂物几乎完全被卷走,有时海水淹没甲板。有一次躺在狭窄的船舱里睡觉的时候,一个大浪打过来,整艘帆船倾向一边,躺着睡觉的船员变成站着睡觉了。。。。还有很多很多惊险的经历,真的好羡慕他们哦。

约好了他们明天一起吃午餐。相信明天一定增加不少见识。有时间在发上来跟大家分享.

真的好希望冯先生能顺利的处理家里的事情,回到船上,完成整个旅程!

想多些了解有关“太平公主号”,可以点击连接http://www.chinesevoyage.com/html/front/bin/home.phtml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28

News and Video in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hare

08 November 2008 at 11:33 | Edit Note | Delete

Ming Dynasty replica junk sails across Pacific

Carl Nolte, Chronicle Staff Writer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10-15) 18:09 PDT -- A Chinese junk, as small as a yacht and as brightly painted as a child's toy, is in San Francisco this week at midpoint on the historical adventure of a lifetime.

--------------------------------------------------------------------------------

The boat is named Princess Taiping, and its crew of six men and one woman sailed it across the Pacific in 69 days to make a point - that Chinese sailed across the Pacific to America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sailed to what he thought was a new world.

The Princess Taiping, 54 feet long, powered at sea by cotton sails on three masts, was designed to ancient specifications "to reveal the magnificence of the Chinese sailing heritage,"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aritime Development Society, which helped organize the voyage.

There are two other reasons for the voyage: pride and passion. "Without passion this would not be possible," said Nelson Liu, the skipper of the Princess Taiping.

Pride was built into the voyage from the start, when Liu and others tracked down traditional designs, built the boat to specifications of a Ming Dynasty (1368-1644) war junk, and set sail from Hong Kong this summer.

But the passion came in soon after the Princess Taiping set sail. Progress was slow, and it turned out that an oceangoing junk is a very wet boat, constantly shipping water.

And when it rained, as it did regularly in the Pacific, the decks leaked so that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below was constantly damp.

"We had rice, noodles and canned fish to eat," Liu said. "We could have fish and rice or rice and fish." It got pretty tiresome, rolling around day after day, soaked to the skin.

"They never complained," Liu said. "But, you know, complaining would be useless anyway."

Angela Chao, the woman aboard, agreed that the voyage was difficult, but she was delighted to be in the warm California sun, with the memory of the gray Pacific behind her for now.

Asked his age, Liu, a slim man with his hair going gray, wrote "19" on a piece of paper. Then he turned the paper upside down, so it read "61", his real age. "Inside I am 19," he said. "When I look in a mirror, I wonder who that old man is. So I don't look."

Liu has been a sailor for years. He sailed a ketch of Western design around the world a few years ago, and then got to wondering what kind of sailing his ancestors must have done.

His conversation is peppered with references to Chinese sailors of centuries ago; he talks about how they might have designed oceangoing junks, and how they would have sailed them.

"Some of their secrets they took to their graves," he said.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voyages to America was always on his mind. "If we wanted to prove it, we would have to do something real," he said.

The last leg of the voyage was real enough. The plan was to sail the Princess Taiping to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But a big storm and contrary winds made that impossible. The boat has a small engine for maneuvering in harbor, but it was nearly useless at sea.

So on Oct. 3, the junk put in at Eureka on California's North Coast. The first thing the crew wanted was fresh vegetables and apples, which the crew thought as precious as jade.

The junk took two days to sail from Eureka to the Golden Gate, a very unpleasant trip ending just at dawn late last week on the heels of a storm that even delayed two big U.S. Navy ships. "We had 15-foot seas every 11 seconds," said Liu. "Very, very bad."

For years, scholars and popular historians have claimed that the Chinese discovered America. There are said to be artifacts - anchors and other gear - from China scattered around the Pacific Coast. A best-selling book called "1421" by Gavin Menzies even claimed that a Chinese fleet sailed up the Sacramento River.

"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 doubt of the transoceanic capabilities of the Chinese junks of the mid-Soong Dynasty (10th and 11th centuries)," said Stephen Davies,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Maritime Museum.

Like many scholars, Davies thinks it's possible that Chinese vessels could have discovered California. "The real emphasis is on the return leg."

The Princess Taiping is not the first replica of an ancient junk to cross the Pacific. A junk named Free China did it 50 years ago. But the boat never made it back to Asia. In the explorer business, apparently one way doesn't count.

The Princess Taiping will be at the Hyde Street Pier of the San Francisco Maritim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and open to public view until it sails, probably at the end of October.

The plan is to sail to Long Beach, then San Diego, then Hawaii, then on the trade winds to Saipan, Okinawa and Taiwan and then back to Hong Kong.

"If this junk made it across the Pacific, it shows it is possible," Liu said. "Going back? We'll see."

See the ship

The Princess Taiping is at the San Francisco Maritim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through the end of the month.

The boat's Web site, in Chinese, is www.chinesevoyage.com

For more pictures and a video of the Princess Taiping on the bay, go to sfgate.com.

E-mail Carl Nolte at cnolte@sfchronicle.com.

This article appeared on page B - 1 of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ttp://www.sfgate.com/cgi-bin/article.cgi?f=/c/a/2008/10/16/BAL213HM1B.DTL&hw=princess+taiping&sn=001&sc=1000

引用 編輯 刪除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7 10:43

將士用命橫跨大洋 中國帆船非Junk

Share

08 November 2008 at 11:33 | Edit Note | Delete

記者關文傑

舊金山15日報導

中國帆船在英文字眼中以Junk(廢物)來稱呼,在航海事業發達的西方國家來說,是矮化中國帆船。長16公尺、寬4.5公尺、吃水深2公尺、排水量30噸、船速約8浬,仿製明代的古代木帆船「太平公主號」,在中、港、台、美等四地的志同道合者共同努力下,耗時72天,橫跨太平洋後抵達舊金山,證明中國古時代的木帆船有遠航能力,並非英文中的廢物。

「太平公主號」創舉之成功,背後全靠船長的導航經驗和各船員意志堅定和毅力。擔任大副的湯裕權藉貫福建,世代靠帆船為生,對帆船航海富有經驗,但從未有過橫越太平洋如此長途的經歷,他以「甜酸苦辣」四字來形容今次的旅程,他說:「靠岸後見到如此多僑胞的熱情歡迎,有如精神上無限的支持。」湯裕權2004年將自己最後一艘帆船賣掉,原本以為從與帆船杜絕關係,想不到「太平公主號」令他重拾昔日航海的樂趣。

出生於秦皇島29歲的王楊,很早就接觸到海洋的美,今次除了協助「太平公主號」航行外,也擔任了航海過程的紀錄拍攝工作,也是最早參與「太平公主號」計畫分子之一。他說:「從『太平公主』的製作過程就開始參與,以前也有不少航海經驗,但經過今次航海,已到不能自拔的地步。」王楊之前已拍製了兩套與「太平公主號」有關的影片,完成「太平公主號」此次旅程後,會將今次航海的一點一滴剪輯成另一部影片。王楊在啟程時,買了一個口琴,閒來無事時為其他船員吹奏解悶,最近他還學會了一首Gutherland作曲的Sailing。

在香港過著鬧市生活的馮應佳,以前有過航海經驗,是帆船會員,也擁有一條小帆船,他原本是一間電話公司的職員,但為今次的航程,把工作辭去。馮應佳說:「這可能是一生之中唯一的機會,不能錯過。」他認為,以的的航海都是沿岸,隨時上岸採購補給品,但在太平洋之中完全不同,新鮮食物不到一個星期便吃完,其餘日子只能用罐頭,對一切物品更為珍惜,在船上沒有電腦、電視、收聲機,靠岸時第一時間打電話與在香港的女朋友交談。馮應佳說:「其他船員都一樣,大家急於與家人聯絡。」

2008-10-16

http://www.worldjournal.com/wj-sf-news.php?nt_seq_id=1789380

(32) 舉辦惜別會 太平公主號答謝中西各界 2008 Nov 7

「太平公主號」是一艘仿明清時代無動力復原帆船,主要由木頭、竹子和帆布造成。從台灣啟航,飄洋過海69日抵達美國西岸,在舊金山停泊近一個月,收到中外人士的關注。圖為航員趙秀英在介紹這艘船的結構。(攝影:黃毅燕/大紀元)

舉辦惜別會 太平公主號答謝中西各界

【大紀元11月7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袁科舊金山報導) 太平公主號將於7日離開舊金山。6日中午,其航員在舊金山海洋博物館中的海豚俱樂部舉辦了一簡單的午餐會,他們的關懷。全體航員並鞠躬,答謝各界中外來賓在過去的一個月裡,為太平公主號提供的各種幫助。

「太平公主號」 自10月9日抵達舊金山,停泊在舊金山海洋博物館的碼頭,因風向關係,其歸航日程一再延後。近一個月來,持續受到灣區華人及西方人士的關注,每天到船上參觀者絡繹不斷,也有不少華人送糧送溫暖。

「太平公主越重洋,喜會鄉親話家常;中外人士聚一堂,華人文化萬里傳。」這是太平公主號航員趙秀英在離開舊金山之際,寫下的詩,表達了心中的千言萬語。

舊金山海洋博物館總管Kate Richardson表示,祝願他們旅程順利,同時也希望太平公主號隨時回來。

台北駐舊金山經文處處長陳經銓說,航員們的熱情對於推揚中華文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他表示駐各地的經文處也將儘快處理台灣和大陸航員們的身份問題。 「沒有(經過中領館)一視同仁,來協助船上所有的船員。」

這次出航,將有3名西人隨船前往聖地亞哥。其中之一的就是造船者Inka Peterson。她曾參與停泊在太平公主號旁邊另一艘仿古捕蝦船的製造過程。她說,「我們的船從來沒有出過海,我曾經在其它船上出過海,那更現代,我對使用古船出海感到很興奮。」

Inka Peterson也表示,她相信有可能比哥倫布早發現美洲。「每個人都讀到,華人可能比哥倫布早到這裡。我認為這很有可能。太平公主號能到這裡,為什麼過去的人不能﹖」

「太平公主號」是一艘仿明清時代的復原船,由木頭、竹子和帆布造成。如果順利的話,估計5天之後,他們將抵達聖地亞哥。目前太平公主號已是第一艘橫跨太平洋的仿古中國帆船;如果回航成功,它將成為第一艘環繞太平洋的中國帆船。

在7日的惜別會上,太平公主號航員與來賓合影留念。(攝影:袁科/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美東時間: 2008-11-07 05:45:51 AM

(@) 海上勇士阿財

網誌分類:橫渡太洋 |

網誌日期:2009-04-28 16:08

海上勇士阿財

蔡武財,別號阿財,是生活在海上的勇士,

從小就生活在甲板上,對海有獨特敏銳度

和觀察力。

阿財更是在任何海況都有能力煮飯上菜的高手,

太平公主遇到大風大浪,他就一手包辦大伙的伙食,

拿著笨重的鐵鍋,腳上好像有吸盤一樣,

再大的風雨也難不倒他。

Ocean Warrior -- A-chai

A-chai is the worrior living in the ocean. Since he is a child,

he already lived on the deck. He has special sense and observation

about the situation of the sea.

A-chai also can do dinner in very bad weather condition. Even Princess

faces the gigantic wave and strong strom, A-chai can only cook and give

us a hot meal. Holding the heavy steel pan, his feet seems to own suckers.

No storm can stop him.

source : http://urweb101.vipcase.net/htm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pic009&Category=149647

(@)太平公主号帆船的船员(罗怡仙)

「太平公主号」除了船长和6男1女船员外,途中靠岸时也有两名体验航员登船参与短程的航海,两名来自台湾的一男一女黎威麟和罗怡仙,14日飞抵旧金山,将参与「太平公主号」由旧金山至南加州长堤的一段航程,到时又有另两名体验航员加入。

黎威麟,27岁,台湾淡水人士,是一名广告专业摄影师,今年6月从电视知道「太平公主号」即将出发并招请志愿体验航员,在台湾热爱4轮ATV机动车以及陆上活动的黎威麟表示,对水上活动冒险也有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因此决定应征,在200多名候选人中,经过面试、体能测试及到海上作帆船试航,结果当选,他对此感到十分幸运。

黎威麟表示,虽然他没有正式的航海经验,但有信心可以克服困难。在航程中,他主要的工作是拍摄和纪录航海过程,同时和其它船员一样,协助航行。

他说:「任何的活动都存在危险,所有参与「太平公主号」的船员和体验航员都签了生死状,相信可以平安渡过。」黎威麟这两天在船上睡觉,开始对睡觉的地方太狭窄有点不习惯,他参与「太平公主号」的目的是拍摄,冒险是其次。

另一体验航员罗怡仙则相反,台北县现年40岁的罗女士参与此次的航海目的为冒险,她原身的职业是一名护士,也同时持有无国界护士证书,她和香港船冯应佳一样辞去工作参与航海。8年前罗怡仙有过一次环球航海的机会,可惜在菲律宾时因出现状况无法成行,对上次未能现实梦境而感到遗憾。「太平公主号」的航海计划在新闻出现后,令她重拾梦幻,决定再一次尝试参与航海,起初担心自己个子小不会被选上,但最后还是被选上。她说;「一直很崇拜刘船长父亲的画,想不到有机会参与他儿子的航海。」罗怡仙日后希望有机会以航海环游世界。

「太平公主号」下一站是南加州长堤,如果风和日丽,需时2至3天,否则可花上一个星期。

香港至基隆航跡圖, 共約550海浬, 6/14香港上午出發, 6/19清晨抵達基隆